您当前位置: 澄江长安网 >> 政法动态 >> 法庭内外
澄江市法院积极探索诉前调解市场化运作模式取得实效
2024-09-10 16:55:02

2020年至2022年,澄江市法院受理的民商事案件数分别为1970件、2277件、2551件,民商事案件数量持续上升。为妥善应对受理案件逐年大幅增长的态势,澄江市法院坚持“抓前端、治未病”理念,积极探索诉前调解市场化运作模式并取得实效,从民商事案件受理情况来看,2023年澄江市法院受理的民商事案件数为2307件,同比下降9.5%。在工作中,澄江市法院主要采取四项工作措施。

一是创新体制机制,形成工作合力。2021年9月14日,澄江市法院与澄江市司法局联合成立澄江市诉前委派调解服务中心(以下简称“诉前调解中心”),聘任澄江市九村镇法律服务所为入驻调解组织机构,邀请4名特邀调解员入驻法院参与诉前调解;2024年5月21日,为全面加强澄江法院诉前调解队伍建设,进一步深化多元纠纷解决机制改革,提升诉前调解工作质效,全面提升司法效能,澄江法院面向社会公开选聘特邀调解组织、特邀调解员,经公告、报名、审核、选聘等流程,新聘任澄江市龙街街道法律服务所、云南德范律师事务所为入驻调解组织机构,聘用了3名特邀调解员入驻法院,负责诉前委派案件调解工作。2024年8月13日与澄江市公证处达成合作,共同开辟金融纠纷诉源治理新路径。8月29日首次引用“诉前调解+赋强公证”模式成功化解8件金融纠纷案件,该批纠纷的成功化解,开启了澄江市“诉前调解+赋强公证”化解纠纷新模式,切实为打造澄江市特色诉源治理新品牌增光添彩。

诉前调解照片 (1)

   近三年来,澄江市诉前委派调解服务中心调解成功案件数和当场履行数分别为:2021年9月至12月调处130件、当场履行45件、标的金额58.10万元,2022年调处392件、当场履行100件、标的金额185.54万元,2023年调处866件、当场履行209件、标的金额773.78万元,2024年1至8月调处817件、当场履行228件、标的金额1005.4万元;2024年8月29日诉前调解+赋强公证8件。

二是深化市场运作,缓解经费困难。面对经费保障机制不健全的困境,澄江市诉前调解中心实行市场化运作、经费自收自支,收费标准参照云司发〔2020〕12号、云司发〔2020〕13号文件的规定,调解成功的案件按照不超过诉讼费的50%收取调解费,调解不成功的案件不收取任何费用。5月21日,新聘任澄江市龙街街道法律服务所、云南德范律师事务所为入驻调解组织机构,聘用3名特邀调解员入驻法院参与诉前调解工作,新制定了《澄江市诉前委派调解服务中心工作规程(试行)》,对案件调解费做了规定,调解成功的,每案调解费可按不超过普通程序案件受理费的三分之一计收(不满25元的按25元收取);调解不成功的,不收取费用;非因当事人原因导致申请司法确认的案件依法不能予以确认的,调解费全额退还缴纳人。诉前调解中心将收取的调解费采用“二八”模式进行提成发放工资,即将特邀调解员每月调解成功并缴费案件收入的 80% 提成给特邀调解员作为工资待遇,20%作为诉前委派调解中心聘用的书记员工资及日常办公费用。管理模式创新健全,保障了诉前调解中心的正常运转,诉前调解中心也成为澄江市诉源治理工作的有益助力。目前,澄江市诉前委派调解服务中心依靠市场化运行达到收支平衡、自给自足的合理状态。赋强公证的公证费用,由公证处与部分金融机构自主协商,按照每件300元收取费用。

诉前调解照片(2)

三是精细化管理,规范诉前调解。出台详细工作规程从案件委派、接收到案件调解、确认再到督促履行进行全流程科学精细化管理、考核,让诉前调解中心更好的发挥诉前调解优势,实质性化解纠纷矛盾。在调解费方面,收费时综合考量案件复杂程度、耗费时间等多重因素,避免“唯标的额论”等标准、调解员刻意挑选大标的案件进行调处。首先,规定诉前调解中心的诉前调解成功分流率需≥50%;其次,细化考核,分标的规定调解成功率:起诉标的额未超过云南省上年度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百分之五十的案件调解成功率需≥40%;标的额超过云南省上年度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百分之五十但在二倍以下的案件调解成功率需≥40%;最后,在日常管理中,根据调解员的调解能力、调解质效、督促履行质效以及当事人满意度综合评价等情况进行分案,进而倒逼调解组织及调解员按工作规程规范调解。在调解费监管方面,诉前调解中心需依法如实开具发票并依法纳税,发票复印件二份,一份入卷、一份按月移送诉讼服务中心留档备查。调解成功后至本院申请司法确认的,立案人员在办理立案时检查调解费收取是否超过规定,未超过的予以立案;超过的当即作出整改后再进行立案;若非因当事人原因导致申请司法确认的案件依法不能予以确认的,调解费全额退还缴纳人。

选聘特邀调解员

四是专业化引领,提升调解质效。进一步延伸审判职能,为诉前调解中心提供业务指导和帮助,发布诉前调解指引要素,合理激励、协助调解组织努力构造自己的调解品牌,让调解组织用实力换取市场定价方面的权威性和话语权,反向激励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逐渐摆脱对财政支持路径的依赖,具备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

立案庭干警到路居镇开展调解主任培训会

编辑:澄江长安网
关闭
主办:中共澄江市委政法委员会
运维:玉溪网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