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澄江市人民检察院立案办理并报玉溪市中级人民检察院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王某某非法占用林地案调解协议已生效,被告主动缴交了植被恢复治理费用2万余元,并将非法占用的林地退回给澄江市人民政府,至此“流失”三十多年的林地终于“物归原主”。
该涉案地块位于玉溪市澄江市龙街街道尖山社区大石岩小组沙坪子处,与昆明市晋宁区黑龙潭村毗邻。上世纪八十年代,该处的山林地就被黑龙潭村村民开挖出来耕种,大石岩小组与黑龙潭小组争执多年后商定,以一条路来划分,路的东面是属于澄江,路的北面是属于晋宁。
2022年12月,黑龙潭村村民将抛荒多年的包括该涉案地块在内的土地租给王某某栽种三七,王某某将租地连片扩大整平后栽种了三七。后经政府相关部门确权认定,大石岩小组沙坪子处权属属于澄江市龙街街道尖山社区大石岩小组集体林地,曾依法颁发过林权证。经司法鉴定,涉案地块现场总面积9991.88m?(14.99亩),均为重点公益林,林种为防护林,森林类别为重点公益林,现场原有地貌已改变,原有植被已被破坏。王某某因租用的“耕地”中含有“林地”涉嫌非法占用农用地罪先后被晋宁区和澄江市刑事立案,后因主观无非法占用的目的和客观达不到“破坏耕地”的立案条件而被撤案,但王某某既没有主动“退耕”,也没有“还林”,更没有“移交”,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
澄江市人民检察院获此线索后以民事公益诉讼立案办理,经深入调查并委托第三方评估,涉案地块仍栽种着三七,并未退还澄江大石岩小组,也没有履行植被恢复补植义务,涉案地块植被恢复费用为20215.9元。同时,澄江市人民检察院主动对接林草部门和属地街道政府,共同商定接收涉案地块、“退耕还林”和“收款”事宜。澄江市人民检察院调查后,认为王某某非法占用林地的行为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已经构成侵权,应依法承担补植复绿的环境侵权责任,遂按案件管辖原则移送玉溪市人民检察院办理。玉溪市人民检察院于2024年12月10日向昆明铁路运输中级法院提起了民事公益诉讼,诉请王某某停止在涉案地块栽种三七的违法行为,腾退涉案地块并履行植被恢复补植义务,或者承担植被恢复治理费用。2025年2月20日,昆明铁路运输中级法院线上公开开庭进行审理,庭审中双方达成调解协议,王某某愿意即时腾退涉案地块并承担相应的植被恢复治理费用。
目前,经法院依法公示,调解协议已生效,王某某已缴清恢复治理费,并将涉案地块移交给了澄江属地乡镇政府开展补植复绿工作。下一步,澄江市人民检察院将及时督促指导行政机关履行好植被恢复治理工作,让耕地尽快变林地!
(澄江市人民检察院 洪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