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澄江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将网格化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有效结合,实现生态环境治理规范化、精细化、长效化,着力打造环境治理新模式,不断提高基层社会治理精细化水平。
坚持高位谋划,统筹推进生态环境治理。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市委平安建设领导小组会等会议对此项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市级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的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领导小组;镇(街道)、村(社区)参照市级模式,结合具体工作任务,全部成立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同向发力全面抓实网格化服务管理生态治理工作,压紧压实工作责任,提升澄江市生态环境治理能力。
建立常态机制,抓实湖泊保护治理。随着生态环境保护监管重心不断下移,澄江市委政法委有效激活环保神经末梢,我市6个镇(街道)共计选聘网格长、专(兼)职网格员1327人,村(社区)网格员覆盖率100%。让基层网格员充当辖区突出生态环境领域大排查大整治的“小哨兵”。一是当好政策宣讲员。通过网格化管理模式,持续加大环保工作宣传教育力度,组织全民学习生态环境治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提升抓好环保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推动环保工作各项安排部署落实落地。同时,激发全民参与网格化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了人人重环保、人人讲环保、人人抓环保的浓厚氛围。二是当好治理巡查员。定期对辖区内抚仙湖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河道保洁、违规野外用火、农村生活垃圾、截污治污等各类生态治理问题进行全面巡查,及时排除抚仙湖周边各类污染问题,解决巡查发现的问题和群众反映的问题。三是当好问题整改监督员。网格员依托澄江市“互联网+”社会治理云平台将每日巡逻走访发现的问题采集上报到信息平台,将问题再流转到相应职能部门进行处置,最后由网格员进行回访评价。
注重激励考评,发挥治理实效。为扎实推进全域无垃圾、禁塑减废、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抚仙湖环境保护,进一步激发网格员参与环境整治的内生动力,持续巩固提升整治成效,建立健全生态环境环境整治常态化考核评价机制,澄江市根据实际情况,研究制定《澄江市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网格化服务管理“多网合一”积分管理办法》,通过积分的形式将网格员的工作情况反映出来,再每半年对网格员进行一次积分兑现,确保“积分制”名副其实,充分激发网格员的工作活力,持续巩固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成效。自2021年8月开展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以来,澄江市网格长、网格员和网格志愿者通过“澄江共治通”APP发现采集上报涉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事件4122件,涉及截污治污的事件8179件。及时对发现的生态问题隐患进行上报,将问题及时发现及早完成处置。
强化专业培训,推进治理长效。网格员来自于百姓身边,服务于百姓,关心百姓环境诉求,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守卫着百姓的环境安全,努力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为进一步推进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网格化管理工作,以澄江市“互联网+”社会治理云平台为依托,定期组织6个镇(街道)系统管理员、网格长、网格员进行系统应用培训及业务能力培训,强化网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打造一支专业化强、有战斗力的网格化环境监管队伍,提升基层网格员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发现能力、报告能力、解决能力,推动各类问题发现在一线、处置在一线、解决在一线,及时消除辖区环境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