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江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玉溪市委关于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的工作部署要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全面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简称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和实战化运行,打通联系和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高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度。
一是建强工作阵地,促进履职能力提升。因地制宜,在云南省玉溪市澄江市教师小区西侧(龙溪路与抚澄大道交叉口东60米,原河长办办公地点)完成建设市级综治中心新办公地点,占地18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平方米。设置群众接待大厅、接待引导区、矛盾纠纷调解室、心理咨询室等功能区,充分发挥指挥调度功能,整合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局、信访局常驻部门与住建局、卫健局、市场监管局等轮驻部门工作力量,形成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行业性调解多方联动的多元解纷模式,搭建群众反映问题诉求和矛盾问题解决的直达直办载体,全力推动综治中心实战化运行,有力回应群众对平安的期盼。
二是健全工作机制,促进高效规范运行。以一体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信访工作法治化、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为抓手,依托云南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息系统平台,健全“信息收集、分析研判、分流交办、跟踪督办、评价反馈”闭环工作机制,构建“一平台受理、‘一站式’调处、全链条服务”工作格局,确保矛盾纠纷、民生事项流转顺畅、响应及时、办理高效,实现群众诉求办理“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建立基层社会治理每周工作调度、基层社会治理定期工作研判分析等常态长效指挥调度机制,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进行调整,突出工作重点,紧盯不放心的事和不放心的人,围绕可能影响区域稳定的重大案事件和涉众民生问题开展工作,推动形成精细、高效的基层治理格局。
三是建实工作力量,促进蓄力强基赋能。按照因地制宜、全面覆盖原则,科学合理划分网格,在网格的基础上划分微网格,推动实现“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群众需求第一时间在格中得到回应”精细化治理。在微网格工作运行中,吸纳党员干部、热心村民、五老乡贤、基层社会治理专干、志愿者等多方力量加入“微网格员”队伍,夯实基层治理基础。聚焦防治融合、协调高效治理,在“综治中心+网格”工作机制的基础上,着力推动建立“社区警务+专职网格员+网格员+微网格员”工作机制,织密织牢网格防控力量。持续发力推动实施“1+6+N”的共治举措,构建市级综治中心+6个镇(街道)综治中心+村(社区)综治中心、网格、行业部门、群团组织等力量融合的基层社会治理工作载体。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于网格化服务管理的全过程,按照1网格1支部,支部建在网格上的原则,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把党的组织嵌入基层治理最未端,形成以党建引领增强基层组织社会治理能力为主线,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群众积极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
澄江市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全面顺利推进,有力提升了矛盾风险防控化解效能,澄江市将进一步强化统筹协调、指挥调度,扩大资源整合,提升履职能力,积极推动矛盾风险防控化解从“人工研判”到“数字治理”的技术跃迁、从“被动应对”到“主动创安”的范式转变,努力实现“风险隐患发现在源头、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