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薪桦
“你好,我是××部队采购处处长,我们想采购一批驻训帐篷。”“我是××部队后勤军人,我们想订餐,可以详谈吗?”当你接到这类“大额订单”,你接不接单?
真实案例
近日,澄江市凤麓街道某餐馆的李女士接到一个陌生微信好友的申请,对方自称是武警某部队后勤干事,因外出训练需要预订3天团体餐,每人每餐标准为50元,合计33000元 。
李女士信以为真,认真做预算 、列菜单。可之后的语音通话中,该后勤干事又让李女士购买某品牌的罐头和餐盒,并提供了指定“商家”微信,要求李女士向“商家”支付2500元定金。
接受过反诈宣传的李女士一听到要转账汇款,便提高警惕,立即向公安机关报警。骗子发现骗局被识破,便销声匿迹 。
骗局揭秘
此类诈骗是之前冒充军人、消防员诈骗的升级版。这类诈骗主要针对的是商户,几年前骗子多以采购帐篷、高低床等物资为由,如今骗子又打着订餐的旗号 。从采购物资到订购团体餐,虽然诈骗的由头变了,但骗子的诈骗套路大同小异。骗子利用群众对军人的信任,以大额订单为诱惑,为被骗群众提供所谓的“商家”联系方式,群众在与“商家”联系过程中,对方便以收取定金为由诈骗资金。
骗子会对自己的微信头像、昵称、朋友圈等进行前期包装,一般会使用军人特点的昵称和头像骗取群众信任 。
添加群众微信后,以订购团体餐为诱惑,引导群众落入陷阱。
当骗子感觉群众已经对其信任后,便会称需要某些特定产品,让老板帮其准备。为了这笔大订单,很多人都会选择进行下一步操作。
这里所谓的“商家”其实就是骗子本人或其同伙,只不过多用了一个微信号而已。“商家”的出现标志着骗局已经进入“收网”状态。一边是必须要有这种食材,另一边是必须支付“定金”或“货款”,且不支持“货到付款”。这种情况会让群众很为难,一旦群众防范意识差,为了挣“大额订单”,很容易被骗 。
一旦餐饮店老板反诈意识较弱,答应支付“定金”或“货款”,骗子收款后会立即将其拉黑。
警方提示
1.遇到任何先付定金后办事的情况不能轻易汇款,一定要设法先核实对方的身份,三思而后行。
2.对任何自称军方 、警方人员的陌生电话需保持戒备心,任何军警单位均不会轻易与个体商户合作,更不会要求群众向私人账户转账汇款。
3.如果不幸被骗,请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并提供相关的线索 、证据,协助公安机关破案,争取挽回自己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