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市委政法委及澄江县委政府的统一安排,澄江县委政法委积极组织政法干警及全县网格员,充分发挥政法干警和网格员的积极作用,对辖区内所有住户开展全覆盖、地毯式、拉网式排查,网格员利用“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化身为“五员”,即“信息员、宣传员、调解员、防控员、服务员”,切实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强化网格,压实责任。澄江县由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任县综治中心指挥长,充分发挥各镇(街道)综治中心及网格化服务管理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基础性作用,将全县划分为419个网格,进行指挥调度。由45名县级领导担任各村(社区)网格长,各单位联系村(小组),干部职工联系到户,将人力物力财力充实到基层网格一线,广泛发动全县基层网格员积极参与到疫情防控工作当中。严格落实网格责任制,完善信息采集动态排查、疫情报告、安全稳定工作机制,做到人员清、类别清、问题清、责任清;实现无盲区、无死角、无漏网、无缺位。由各村(社区)网格长对各网格工作开展情况每天进行实地督导,对履职不严、排查不细、防控不实的一律从严追责。坚决做到守网有责、守网负责、守网尽责,切实把疫情阻击在网格外。
强化队伍,全面排查。1月26日起,启动社会面治安防控一级勤务,全县公安民(辅)警、基层网格员主动出列,停止休假,坚定站在斗争第一线。民警、网格员走进“战疫”第一线,实施“敲门行动”,“一网兜清”网格情况,将涉疫情防控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工作与走访工作紧密结合,互为补充,落实日报告、零报告,形成上下联动、一体推进,确保第一时间筛查出重点对象,并及时登记上报,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社区民警、物业、业委会、楼门栋长、村民小组长、志愿者走街串巷,爬楼入村,登记收集人员流动信息,掌握社情民意、摸清群众需求,对居家观察人员的生活起居保障实行跟进服务,通过电话、微信等多种方式动态跟踪信息,做好心理安抚疏导。对辖区所有居民、宾馆酒店、餐馆、KTV、茶室、药店等各类公共场所进行走访,确保“村(居)不漏户、户不漏人”,实行“入网入格入户”进行宣传,向居民住户商家发放17类宣传资料10万余份,普及防控知识,让疫情防控深入家庭,深入人心。截至2月12日,全县共累计摸排湖北籍人员145人,有湖北省旅居史的396人。
强化防控,筑牢防线。抽调267名民警辅警联合镇(街道)、卫健等部门在呈澄高速、中关、杨柳箐、牛摩、江孤路、隔河、海口、禄充风景区等设10个疫情防控检查站(点),24小时对进入澄江的车辆和人员进行防疫检查。动员全县800余名网格员联合当地志愿者、群众在进村(社区)、小区路口设立检查卡点356个,并在有条件的大型卡点设立临时党支部27个,在本村(小区)人员车辆进出时,对车辆进行消杀处理,对车上人员进行体温测量并做好记录,对外来人员实行劝离疏导,尽可能减少人员流动。
强化宣传,营造氛围。2月12日,县委政法委通过综治视联网系统向全县网格员发布作战指令,要求网格员在本辖区本卡点安装“云南抗疫情”小程序,充分利用大数据手段高效率、精准化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网格员通过综合服务平台、微信群、发放宣传资料、电子显示屏、喇叭喊话、发短信提醒、拉横幅劝返等多种途径及时发布新型冠状病毒防控知识,营造防控疫情的浓厚氛围。在人员密集场所和社区粘贴《防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告知书》,发放《预防新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应知应会知识》、《防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告知书》等疫情防控宣传册9万余份、悬挂横幅500多条,通过微信群推送《致澄江市民的一封信》、微信朋友圈发布公告等形式,劝阻村民开展走亲访友、走家串门、扎堆聚会等活动,共同维护社会公共秩序。
强化服务,保障需求。网格员每日随访包户人员的身体情况,一旦发现有发热症状,及时启动诊断隔离治疗措施,不断加强对辖区居民的关心关怀,对空巢老人、残疾人、留守儿童等六类特殊人群给予特殊关爱,定期进行电话访问和入户走访,详细了解询问他们的近况,给他们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和特殊时期党和国家的一些方针政策,不信谣不传谣,消除恐慌、焦虑等负面情绪;善待滞留人员,及时联系医院给他们做身体检查,联系派出所一起给他们解决住宿和餐饮问题,让他们身处异乡也能感受到温暖。给不方便出门的群众代办买生活用品,有效解决群众所需所急。
强化打击,阻止谣言。通过网格员定期入网入户的走访了解,加上公安机关的全力配合,澄江县不断加强网上、网下舆情监测和打击力度,截止今日,共发现本地人发布涉嫌网络谣言及散播虚假信息13条,其中12条已经核查完成,1条移交江川警方处置。共处置涉嫌发布不当信息12人,批评教育12人,责令书写保证书11人,对网络谣言有了有效震慑。
供稿:张俊
编辑:代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