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内疫情的有效控制,返岗农民工逐渐增多,为提高返岗农民工的法治意识,海口司法所积极开展返岗农民工法治宣传工作,为返岗复工农民工提供免费高效的法律服务,保障农民工顺利返岗,助力疫情防控期间有序复工复产。
“敲敲门”主动上门讲法律知识。司法所工作人员结合《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工伤保险条例》以及刚刚颁布的《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等涉及农民工切身利益的法律法规,广泛深入工地厂房敲门入户向复工人员发放普法宣传材料,从农民工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出发,讲解劳务合同、工伤保险等方面的法律知识,同时结合当前疫情情况进一步加强复工人员预防新冠肺炎相关知识的宣传。
“谈谈心”引导依法用工和维权。以“聊聊天、谈谈心”的方式与农民工拉近距离,现场接受农民工法律咨询,了解其最关心的讨债要薪问题,为其讲解政策法规,告知他们如何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获得法律资源以及12348热线和法律援助渠道,引导农民工遇到问题时,可申请调解、仲裁或是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同时向用人单位重点宣传《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促使用人单位履行主体责任,增强用人单位依法用工、按时足额支付工资的法律意识,营造“不愿欠薪”“不能欠薪”“不敢欠薪”的社会氛围。
“多跑腿”矛盾纠纷积极化解。对上门申请人民调解和法律援助的农民工简化流程,推出“线上调解”服务,农民工可以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与司法所工作人员沟通纠纷具体情况,力争疫期农民工矛盾纠纷“一站式”化解。积极“跑腿”到工地进行走访排查,切实做到“深入了解、密切关注、超前预防、及时化解”,由“坐等欠薪人找上门”转变为“走访工地查问题”,对潜在纠纷隐患及时介入、尽早化解,对疫情期间自我隔离的农民工,着重宣传因疫情原因产生的工资计发、解除劳动合同、房屋租赁纠纷需用到的法律知识,为农民工返岗复工做好法治保障。
宣传期间,共发放农民工法律知识宣传册130份,引导农民工扫描二维码83次,解答农民工法律咨询18人次,利用微信群、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推送政策法规52条,调解合同纠纷2起。
供稿:李杰
编辑:代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