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山彝族自治县作为中国第一个彝族自治县、云南省第一个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始终闪耀着民族团结的光芒。近年来,峨山县人民法院(以下简称“峨山法院”)紧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将司法办案与民族团结进步、基层社会治理深度融合,以务实举措破解群众难题,以创新实践守护公平正义,在奋进之路上书写着新时代法院工作的担当答卷,先后被表彰为全国依法治理创建活动先进单位、云南省文明单位、云南省模范机关创建示范单位等,入选第一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培育对象名单。
司法为民“零距离” 把法庭建在群众心坎上
“以前打官司要跑几十公里到县城,现在在家门口就能解决问题,太方便了!”近日,在化念巡回法庭,刚办完离婚纠纷调解的彝族村民施大姐连连称赞。针对峨山与“三州七县(区)”接壤(三州:红河、昆明、楚雄。七县(区):红塔、通海、石屏、新平、双柏、易门、晋宁),山区面积占总面积96%,汉族、彝族、哈尼族等34个民族大杂居的特点,峨山法院以巡回立案、巡回审判等方式,将司法服务延伸至乡镇村落、田间地头。化念巡回法庭作为彝族、哈尼族、傣族聚居区的“司法窗口”,干警们不仅熟练掌握汉语,更能用彝语与群众沟通,让法律条文“听得懂、能接受”。2024年以来,该巡回法庭通过“双语”调解案件86件,调解成功率达82%。“很多彝族群众更习惯用‘唠家常’的方式解决矛盾,我们用他们熟悉的语言和习俗讲道理、解心结,矛盾化解往往事半功倍。”峨山法院副院长李丹说。除了“固定阵地”,峨山法院还组建“流动法庭”,针对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主动上门办案,在彝族“火把节”“开新街”等传统节日期间,开展“节日普法”活动,通过模拟法庭、案例讲解等形式,将法律知识融入民俗活动,让法治观念在潜移默化中深入人心。
护航民族团结 让司法成为“连心桥”
峨山是多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自治县,民族团结是发展的基石。峨山法院始终把维护民族团结作为重要职责,在案件审理和执行中,始终注重平等保护各民族群众合法权益,在司法服务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2024年5月,峨山法院审理了一起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纠纷。案件涉及3户彝族村民,因土地界限不清争执多年,甚至影响了家族和睦。承办法官李挥没有简单“一判了之”,而是多次深入村寨,邀请村老年协会、彝族长老参与调解,结合当地“族老说理”的传统习俗,从法律规定和民族情感两方面耐心疏导。最终,3户村民达成和解,多年的矛盾得以化解。“法官不仅解决了土地问题,更帮我们找回了家族情谊。”当事人毕大哥说。为进一步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峨山法院还与县民宗局、乡镇(街道)政府(办事处)建立“联动机制”,共同排查化解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纠纷;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立“民族团结服务窗口”,为各民族群众提供法律咨询等“一站式”诉讼服务,被云南高院授予规范化诉讼服务中心,被省民委命名为第四批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2025年8月,作为全省73个地区和单位之一,成功入选第一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培育对象。
智慧法院“加速度” 让正义不打烊
“没想到在家用手机就能立案,还能实时查看案件进展,太高效了!”家住峨山县城的企业主李先生,通过云南法院“智慧诉讼服务平台”,仅用20分钟就完成了一起合同纠纷的立案申请。近年来,峨山法院大力推进智慧法院建设,将“线下跑”变为“线上办”,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目前,该院网上立案率达91%,电子送达率超85%,当事人和诉讼参与人足不出户就能完成立案、缴费、阅卷、调解等流程。针对部分农村群众不会使用智能设备的问题,法院还在各法庭配备“智慧导诉员”,手把手指导群众操作,确保智慧服务“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在案件审理环节,峨山法院运用“云上法庭”开展远程庭审,2024年以来远程审理案件132件,平均缩短审理周期15天。“以前异地开庭要协调双方当事人往返,现在通过视频连线就能开庭,既节省了当事人的时间和费用,也提高了办案效率。”峨山法院综合审判庭庭长郭云波介绍,智慧法院建设不仅提升了司法效率,更让偏远地区的群众享受到了与城市同等的司法服务。
队伍建设“强根基”,锻造司法为民“铁军”。奋进的事业,离不开过硬的队伍。峨山法院始终把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以党建为引领,强化干警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党性锻炼和专业训练,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法院队伍。
该院常态化开展“双语”司法能力培训,组织干警学习彝语、哈尼语等少数民族语言,邀请民族文化专家讲解当地民俗风情,提升干警服务少数民族群众的能力;开展“法官讲堂”“案例研讨”等活动,通过老法官传帮带、青年法官比武练兵,不断提升干警办案水平。目前,8名员额法官、法官助理参加最高法院、国家民委委托云南省高院、云南省民族宗教委举办的全国部分省区彝汉双语法官培训班并获《彝汉双语考评证书》,4名干警入选全省法院首批调研人才库,3篇论文在中华司法研究会民族法制文化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征文中获奖,2名员额法官被县人大常委会聘请为民族立法咨询专家,1个课题得到玉溪市社科联立项并顺利结题。
2022年6月28日,部分在滇全国人大代表、住滇全国政协委员以及部分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实地视察峨山法院,对该院服务云南实现“3815”战略发展目标,积极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给予充分肯定,并对加强新时代审判工作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建议。
风好正是扬帆时,策马扬鞭再奋蹄。峨山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李文玉表示,站在新的起点,该院将继续以初心映照使命,以实干诠释担当,在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道路上持续奋进,为峨山县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团结进步提供更加坚实的司法保障,让法治的阳光照亮每一个角落,温暖每一位人民群众。
来源:峨山县人民法院、峨山县委政法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