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伍继欣
为贯彻落实新时代“枫桥经验”,助力网格化服务管理,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切实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9月份以来,峨山县公安局进一步深化“警网融合”,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创新工作方法,组织社区民警、辅警会同网格员开展大宣传、大走访、解难题、惠民生等活动,着力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立体化大宣传
依托党委、政府网格化社会治理,组织全县2300余名“红袖标”网格员扮演好管理员、调解员、情报员、宣传员四个角色,切实提升治理水平;结合宣传告知、入户送温暖、矛盾纠纷化解、涉黑涉恶线索征集、警灯闪烁、案件清结六大专项行动,通过大喇叭、小广播喊话,增强群众安全感;分类建立社区单元微信群,分享便民服务信息,充分利用社区服务窗口,加强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办事效率监管,提升窗口满意度。
“我们的民警真的太尽职尽责了,我自己的事情他们比我还上心,在外地知道自己的户口办好了,安了一百个心!”矣先生系跨军地改革集体转制部队退役军人,到双江派出所申请办理军人落户业务时发现材料不齐全,但又着急返回工作地上班。户籍窗口民警本着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态度,在不违反户籍业务工作规范及相关文件规定的前提下,由矣某本人申请,户籍窗口先行受理,让其返回工作岗位后,把材料准备齐全,由家属送至户籍窗口。待审核通过后,再为其制发户口簿。
常态化大走访
抓住中秋、国庆双节,结合辖区群众生活作息规律,制定合理走访计划,组织民警、辅警会同“红袖标”网格员,按网格信息采集和巡查要求,坚持开展行动期间每日走访工作。通过错峰入户、留便利贴、电话沟通等方式,发放警民联系卡、便民小贴士、“平安符”等,切实了解辖区居民生活需求和意见建议,为独居困难老人送温暖解难题。
“今天太开心了,过节还有人记得我这个老人,陪我聊天走路,听我讲战争年代的往事,还送来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心里暖洋洋的!”罗爷爷激动地说。近日,峨山县公安局巡特警大队来到双江街道登云社区看望慰问困难老党员罗爷爷。交谈中,罗爷爷结合自身经历,讲述了自己入党及入党后的战斗历程:“无论在哪个年代,党员必须一切行动听党指挥,一心向着党、跟党走,在工作中起先锋模范作用!”罗爷爷叮嘱年轻一辈要多听红色故事,培养爱党爱国爱民情怀,在和平年代要像人民警察一样,忠诚担当、服务人民。
精准化解难题
以“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为契机,组织社区民警、辅警与群众面对面沟通交流,重点询问群众利益诉求,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推动民生警务落地落实。对不能当时处理的群众诉求和线索,属公安机关的,及时上报派出所、公安局处理;对非公安机关的,督促网格员及时上报协调处理,妥善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有效提升群众对网格服务的满意度。
“你好,我母亲的身份证丢失了,现在要用身份证报销住院费用,但是她行动不便,这可怎么办啊?”近日,辖区居民李女士来到塔甸派出所咨询求助。原来,李女士的母亲今年已经八十二岁,身体患有严重疾病,最近刚刚出院回家,一家人因为老人身份证丢失无法报销住院费用急得团团转。了解情况后,塔甸派出所立即安排户籍民警、辅警携带照相设备、指纹信息采集设备上门为老人办理身份证。当民警来到老人家里时,老人拉着民警的手激动地说:“太谢谢你们了,上门为我办理身份证,咱们的民警真是和老百姓心连心呐!”
精细化惠民生
结合为民办实事项目推进,组织民警、辅警指导网格员梳理网格小常识、工作职责、惠民政策以及与群众生产生活相关的事项、办理流程、服务电话等,把惠民生活动与网格管理“家门口”服务项目结合起来,突出服务民生项目落地。充分结合护照办理、纠纷调解、巡逻防范等工作,积极探索构建更加便民利民的警务服务新机制,打通服务基层“最后一米”。
“现在办证太方便了,有我们老年人优先办理的‘绿色通道’,窗口还有老花镜、拐杖、雨伞,我只需要坐着说说话就可以把证办好了!”峨山县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大队安排专人负责为老年人提供温馨、热情的全程咨询、免填表、照相、受理、缴费等服务,通过完善办证大厅服务设施、加强自助设备人工引导、复用原有证件照片、保留现金支付方式、开通政务服务平台证件速递服务等方式,让老年人在出入境管理部门感受到更周全、更贴心、更直接的便利化服务。出入境管理大队多举措满足老年人办证缴费的特殊需求,不断提升老年人群体的认可度和满意度。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峨山县公安局用真诚为民服务的心,从一件件小事做起,实实在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真正让群众生活得放心、安心和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