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峨山长安网 >> 工作要闻
“一核两立三联四践” 树立德治教化新风
2022-09-07 16:43:30

     近年来,甸中镇以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为契机,在加强群众思想道德建设、强化德治教化等方面狠下功夫,以一核”“两立”“三联”“四践新模式,打造文化底蕴深厚、民风民俗淳朴、文风兴盛、人才辈出的栖木墀,在物质生活共同富裕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平衡发展中彰显样板,使人文之美更加彰显,人民精神生活更为富足崇德向善蔚然成风

一个核心实现上下通达。欲筑室者,先治其基。栖木墀组以党支部为核心,构筑了小组党支部、党员户、网格员、乡贤各领域共同参与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党支部触角延伸至每名群众。率先建立了组干部廉洁档案,把组干部的基本情况、历年考核情况、问题线索处置情况以及廉情测评情况等应用到评先评优、推荐选拔环节中,建立清廉小组。严格落实村组三务公开,保障和落实基层党员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用支部+网格模式布网划格,网格长、网格员包保周边农户,发挥支部和党员在网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示范作用,引领群众参与到文明村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的实践中。

两个设立厚植德治底蕴。一是设立家风祖训文化墙,培育好家风、传承好风尚。建设家风祖训乡贤文化墙,把全村17个姓氏家族家风祖训用墙体画的形式展现出来,勉励子孙后代遵循教诲,不忘祖德。如,普氏祖训家道兴盛,重在教育,普氏家族兴文重教,后人皆有成就。柏氏祖训为人要正,行事须端,后人恪守祖训,品行端正。文艺宣传队以家风祖训、敬老孝亲等为题材,创作编排顺口溜、花灯、小品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在文明讲堂、道德讲堂中讲给群众听、演给群众看。二是设立榜样示范岗,大家争当先锋做表率。在大力弘扬好家风上下功夫,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善行义举榜、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户等评选工作。组织群众讲述家风故事,用看得见摸得着、生动鲜活的事例感染鼓舞群众,从中汲取崇德向善的动力,充分发挥好家风润物无声的教化作用。传承弘扬优秀家风人物、夫妻和睦、尊老爱幼、科学教子、勤俭持家、邻里互助的家庭美德,以家庭美德促进社会美德,以家庭的小和谐促进社会的大和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个联合构建基层服务新格局。一是联合峨山县老年大学甸中分校栖木墀校区,发挥以规立德,以文养德新风尚。栖木墀校区是峨山县成立的首个村级老年大学,办学5年多来,学员从建校时的90多人发展到400多人。充分发挥长辈优势、威望优势和经验优势,在扫黑除恶、德治教化、养老诈骗、矛盾纠纷调解等方面主动作为,同时辐射带动易门十街、晋宁夕阳等地的老年群体加入宣传队伍中。二是联合乡贤人才,发挥乡贤文化软实力。广泛邀请村里知识分子、在外工作者等,共同讨论乡村发展、公共服务、公益事业等方面的问题,充分发挥乡贤在村级重大事务协商中的智囊作用。在外工作人员张德发靠自己知识储备能力,辨识出栖木墀70余块雕版《尼山宝忏》、《感应尊经》、《圣贤实学》、《三教正原二论俗解警示书》四部经书。书中的内容都是倡导教人敬老、教人崇尚、尊老扶幼、和睦团结、正直慈善。三是联合栖木墀组文艺队,发挥宣传政策法规、传承中华美德新职能。文艺队把反诈十条编成花灯剧,在舞台、在广播站把反诈知识讲给群众听。反诈十条已成为老百姓口中的小调,随时哼唱。在节庆活动时,用花灯、小品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向群众宣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党的新政策新思想。

四个践行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大力践行忠、孝、仁、义,传承中华优秀美德。一是践行,从殿宇到家门都曾挂有忠义神武富国济民双凤齐鸣等中华优秀美德楹联。二是践行,截至目前,80岁以上老人27人,90岁以上老人4人。95岁老人张秀英,长期需要人帮她穿衣、洗漱、端尿盆,但儿子钱龙福一日三餐端到手,把老人收拾的干干净净,尽心尽责孝敬母亲,背着老母亲到卫生院打新冠疫苗。三是践行,本村村民吴燕春救起在峨山县城桂峰桥落水的一名男子,在危急关头为抢救他人生命安全,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既体现了中华民族临危不惧的传统美德,又闪耀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道德光芒,吴燕春等人被市、县评选为见义勇为先进群体。四是践行,栖木墀组充分挖掘先进典型事迹,用正能量,通过一个人影响一小片人,一小片人带动一大群人,用仁爱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回望栖木墀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氛围浓郁、人才辈出。历史以来,已出师级领导干部1人,高级工程师5人,科研人员2人,教师40人(其中大学教授2人)。2016年栖木墀村被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2019年入选第三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2021年被评为省级文明乡镇,正在积极筹备国家级文明乡镇创建,新民风在甸中这片文明大地上开花结果。(来源:峨山县平安办)


编辑:峨山长安网
关闭
主办:中共玉溪市峨山县委政法委员会
运维:玉溪网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