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送来锦旗
今年以来,峨山县公安局双江派出所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指引,以“降警情、控发案、严打击、深管理”为出发点,开展以“破小案、办小事、解小忧、帮小忙、助小康”为主要内容的“五小工程”,真正让“枫桥经验”的惠民之举在辖区落地生根。
破小案增强群众安全感
立案有标准,案件无大小,再小的案件也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双江派出所牢固树立“小案件大影响”的理念,认真对待每一次报警和每一起案件,不断加强和改进案件侦破工作,紧盯易发的盗窃、诈骗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小案件,对每一起案件认真梳理排查线索,深挖追踪,确保每一起案件有人跟、有人查、有人办,全力做到“快立+快破”“查处+追赃”,保障质效双增。2020年以来,双江派出所累计受理行政案件154起,查处57起,查处违法人员60名,行政拘留13名。
解小忧增强群众获得感
双江派出所把党建引领小区治理工作作为“治庸懒、强担当、树新风”主题实践的一次大战场、大考场,完善小区治理防控体系,在县城164个小区推行“派出所社区民警+小区党支部+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小区居民”的治理方法,推进民生警务,打造亲民公安,积极为群众办实事、解民忧。社区民警通过开展常态化矛盾纠纷排查,及时掌握辖区的不稳定因素,走出了一条“小事不出小区、大事也不出小区”的小区治理新模式。
2020年以来,入户宣传、发放宣传资料4000余份,组织小区住户大会15次,化解矛盾纠纷30余起,增强了小区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有效减少可防性案件发生,从源头上真正破解了城市治安治理末梢问题,有效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步”。
帮小忙提高群众满意度
双江派出所积极开展“帮小忙、解民困”服务行动,主动参与社区帮扶,努力建立“警爱民、民拥警、警助民、民满意”的新型警民关系,广泛组织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共建、共治、共享,汇集社会力量帮助遇到困难的群众,形成“民警垂范引导、群众共同参与”的社会帮扶模式。
2002年3月30日,双江派出所墙上又多了一面印有“为民服务、忠于职守”的锦旗,这是辖区群众何先生一家为感谢派出所民警照顾两个孩子而赠送的。几天前,在社区开展日常工作的民警发现两名无大人陪同的小男孩在街上徘徊,得知小男孩要去找妈妈后,民警将其带回派出所照顾,并联系家长到派出所接孩子。看到孩子平安无事后,心急如焚的家长终于松了一口气。今年以来,双江派出所共帮助群众找回3名走失儿童、4名走失老人,并为群众提供上门服务20余次。
办小事增强群众幸福感
民警眼里的小事,可能就是群众心头的大事。双江派出所要求民警树立“小警务大民生”的理念,站在群众的位置想问题、做事情、谋利益,鼓励多做警务小事,用小警务保障大民生。坚持把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点滴小事入手,从细微之处入手,真心实意为民办实事、做好事。派出所优化窗口创建,开辟现场及网络多渠道业务办理,让群众享受就近可办、无差别办、随时能办的高效便捷服务。通过公开警务预约服务电话,对有特殊困难或者老弱病残等行动不便的群众提供预约和上门服务;对返乡农民工、求学学生和复退转军人等群体开通“绿色服务通道”,特事特办、急事急办,极大地方便了辖区群众。
今年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以来,双江派出所立足精准、分类管控的防疫最新要求,推行“上门办”服务,对企业复工过程中急需的流动人口登记等高频服务事项实行提前预约,上门受理、审批。目前,累计向辖区企业提供“上门办”服务10余次。
助小康增强群众认同感
结合“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化解、改进公安窗口服务、拓展公安大数据功能、创新便民服务举措、服务企业复工复产、学校复学等工作,以服务促进辖区经济社会发展。
针对企业人员流动大的情况,双江派出所对辖区企业确定了一名专门负责疫情防控信息员,要求所有复工人员填报“云南健康码”申报个人身体情况,切实做好检疫和职工健康防护,防止疫情输入;到企业、厂矿、工地发放《双江派出所关于新型冠状病毒防控期间加强外来人员监管责任告知书》800余份,与企业负责人建立微信群,及时向企业推送政府最新政策要求、安全防范措施指南,第一时间回应解决企业提出的各类疑难问题;精准指导企业落实体温检测、员工佩戴口罩、内部场所消毒等防疫机制落实,全面筑牢企业内部防疫防线,进一步增强企业安全生产信心,做到抗击疫情、安全生产“两不误”,并向务工人员了解企业是否存在拖欠薪资的情况,及时解决各类矛盾纠纷15起。
(普燕苹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