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全县开展“四个专项行动”工作以来,小街司法所高度重视,全面贯彻落实峨山县政法工作会议精神,提高政治站位,认真学习领会领导讲话精神,统一思想认识,以切实维护社会稳定,以确保党的二十胜利召开为目标,在村、社区的积极配合下,扎实推进“四个专项行动”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特殊群体服务管理方面
积极以实地走访家中、村(社区)排查为主,以电话排查走访为辅的方式进行分阶段排查走访,切实加强对社区矫正对象,安置帮教人员的监督管理,掌握近期的工作、生活情况及思想状况,了解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切实提高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质量,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走访排查期间,司法所工作人员通过与社区矫正对象和安置帮教对象进行深入细致的交流谈心。一是问社区矫正对象和安置帮教对象近段时间的个人表现情况;二是关心社区矫正对象及安置帮教对象工作生活情况;三是进行思想道德、法律法规教育。通过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引导社区矫正对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社区矫正对象既认罪、也悔罪;四是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五是积极同村(社区)领导进行沟通交流。
截至5月,小街司法所共走访排查社区矫正对象19名,安置帮教对象11名。排查走访期间,小街街道辖区内19名社区矫正对象和11名安置帮教对象情绪稳定,生活正常,没有出现违法犯罪情况,确保了辖区社会和谐稳定。
二、重点矛盾风险大排查大化解工作
为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第一道防线”作用,当好小街政治“护城河”,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小街,全力护航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小街司法所自 3月开始持续加强攻坚式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化解工作,切实开展“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人民调解专项活动,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是以“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为目标,围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乡村振兴和命案防控工作任务,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小街实践,充分发挥基层司法行政工作人员、调解组织、人民调解员、基层法律服务所、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职能作用,聚焦重点人群、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时段,特别是对易发多发、关系民生和社会稳定的矛盾纠纷,可能引发越级上访、进京上访、群体性事件的苗头隐患,坚决做到主动排查、主动化解、源头防范、应调尽调,实现小事不出村(社区),大事不出乡镇(街道),矛盾不上交,实现“民转刑”案件下降、进京赴省进市集体访下降、公共安全案事件下降,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上升。
二是坚持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主动介入、主动化解,充分发挥街道、社区、村调解组织的职能作用,对排查出的各类矛盾纠纷按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调处化解方案,对排查出的各类矛盾纠纷和重点人员、特殊人群,实行分级负责、归口调处化解,明确化解责任单位、化解责任人、化解时限。
三是积极争取律师、公证、基层法律服务等法律服务资源支持,对重大疑难复杂矛盾纠纷合力攻坚化解,实现矛盾纠纷化解在成诉、成访之前,不上交、不激化。要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调解工作,引导群众通过12348云南法网、“云智调APP”等“非接触”方式开展咨询、调解预约和线上调解,减少人员流动聚焦,切实把矛盾纠纷吸附在当地、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
通过持续加强攻坚式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化解,截至5月,全街道共排查 42 次,受理调解61件,调解率达到100%;调解成功61件,成功率达到了95% 以上;为小街街道乡村振兴,社会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三、积极参与防控命案三年行动
街道、社区、村级人民调解人员统一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牢固树立“命案可防可控”的理念,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关切,从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中找到司法行政工作创新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口,认真负责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问题和实际困难,集中力量解决老问题,化解新矛盾,全面深入排查调处各种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尽力减轻群众诉累,节约司法成本,努力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联合街道综治维稳中心和派出所及时研究防控命案工作一次,协助双江街道防控一起;为了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培养未成年人良好品行,有效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积极联合街道关工委、派出所、小街中学开展对3名问题少年学生进行了集中教育感化工作。
四、积极参与打击整治养老诈骗活动
配合街道综治中心、派出所开展防诈骗APP工作,共参加5人次,参与安装100余人次,同时积极开展防诈骗安全知识宣传,开展法律咨询16人次。
(峨山司法局 矣汝章)
图片1
图片2
图片3
图片4
图片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