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峨山长安网 >> 以案说法
驾考作弊团伙覆灭记
2019-10-14 10:29:45

被抓获的一名犯罪嫌疑人和作案工具

被抓获的一名犯罪嫌疑人和作案工具

近年来,随着汽车数量的增加,参加驾考的人数也在逐年增加。但部分驾考人员因为文化程度低等原因,参加理论考试时经常没通过,觉得来来回回“耽搁”时间,于是打起了歪主意,这也让不法分子瞄上了这个“商机”。近日,峨山警方打掉了这样一个涉嫌组织考试作弊的犯罪团伙。

周密部署  一举查获

今年4月,华宁警方在侦办一起全国机动车驾驶资质理论考试作弊案中,抓获了涉嫌在峨山县组织驾考作弊的杨某某(男,30岁,曲靖会泽人)等人。随后,峨山警方展开调查,在峨山辖区发现了一个以犯罪嫌疑人杨某某、汪某(男,36岁,昭通镇雄人)、王某某(男,21岁,昭通镇雄人)、陈某(男,32岁,昭通镇雄人)、廖某某(男,32岁,昭通盐津人)、罗某(女,20岁,昭通大关人)为首的组织驾考作弊团伙,之后,该犯罪团伙被峨山警方一举抓获。

2019年1月至4月期间,该团伙通过勾结驾校教练,在峨山县驾考中心为部分驾考学员提供作弊服务,案件涉及团伙成员6人、教练9人、培训机构工作人员1人、学员58人。

利益驱使  逾越红线

2018年底,犯罪嫌疑人杨某某了解到可以利用设备帮助驾考学员在理论考试中“顺利过关”,便在网上购买了假发、摄像头、无线设备进行研究,掌握了这门“技术”后,杨某某和汪某、廖某某等人一拍即合,想用这门“技术”“发财”。随后,廖某某等人到峨山县驾考中心发放“能过”小卡片、与教练员互加微信等方式物色合适的驾考人员。该团伙与教练员联系,约定考试通过后每科每位学员收取3000元,而教练员报给学员的价钱为4000元至12000元不等,差价由教练员收取。有钱赚,还能提高驾考通过率、扩大招生,部分教练员在利益的驱使下开始逾越法律的红线。

分工明确  服务到位

该犯罪团伙成员分工明确,规定只能与教练员联系,由教练联系学员。团伙成员杨某某负责提供、安装学员考试所用的作弊设备,汪某负责联系教练物色作弊学员,王某某、廖某某、陈某负责培训学员操作电脑、接送学员。据通过此方式拿到驾照的江川籍驾考人员毕某某供述,其因文化低,看了几个月的书考了几次都没通过,便让教练帮想想办法。随后,毕某某与一名姓曹的教练取得联系后,通过微信转账4000元人民币给曹教练,考试前一天毕某某到达峨山县客运站,一名陌生人将其接至酒店住下后,由犯罪嫌疑人杨某某等人带着设备到酒店房间对其进行培训,之后将毕某某的头发剃光。第二天一早,杨某某等人到酒店帮毕某某戴上假发,装好无线设备后对设备进行了测试,随后将毕某某送至考场。通过测试后毕某某顺利拿到了驾驶证,曹教练便将3000元钱转给了杨某某。

华宁籍小车教练刘某供述:“有些学员文化水平低,考了很多次都考不过,很焦急,他们打听到一些非法考试途径后就来问我,开始我也劝他们不要有这些想法,时间长了他们一直通不过,期间我也逐渐了解到一些‘门路’,便开始‘帮’学员联系作弊”。刘某通过微信、电话与犯罪团伙成员取得联系,预约考试时间,“那次我带着3名学员去考试,考前作弊团伙还特意让我用微信发送学员照片。参加培训的学员都剃成了光头,考前3名学员每人交了4000元给另外一名教练(中间人),考试通过后那名教练转了9000元给作弊团伙,转了3000元给我。”

法律严惩  鸡飞蛋打

目前,涉嫌组织考试作弊的犯罪嫌疑人杨某某、汪某等6名团伙成员及9名教练、1名培训机构工作人员共16人,分别被警方执行逮捕、刑事拘留、取保候审的刑事强制措施。

通过作弊取得驾照的驾考学员,既违背考试公平原则,驾车上路也存在较大安全隐患,成为威胁他人的生命安全的“马路杀手”。在后续工作中,警方将依据相关法律条款对58名以不正当手段取得机动车驾驶证的驾考人员进行相应的处理。

(叶超  周利东  文/图)

编辑:李海燕
关闭
主办:中共玉溪市峨山县委政法委员会
运维:玉溪网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