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下午,峨山彝族自治县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庭长施绍宏,将施工单位拖欠了两年之久的3万元工资交到了10多名农民工手上。
“终于拿到工资了,感谢法院,感谢施庭长。”拿到工资的农民工激动地说道。
这已经是施绍宏第二次帮农民工讨薪,并分两批共计近18万元付给了农民工。该案件自立案、审理到最后执行仅用了两个多月时间。“把钱交到农民工兄弟手中,我的心也算放下了。”施绍宏说。
这位普通的彝族法官,自1994年参加工作以来在基层法院一干就是20年,办理了各类案件2000多件,先后在人民法庭、执行局、民庭、刑庭等部门工作,现任峨山县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庭长。
“带着对老百姓的深厚感情办案”是施绍宏多年来始终坚持的办案准则,他总是满怀一颗热忱之心,全身心投入本职工作中。在同事们眼中,他有着彝家汉子的朴实、热忱,骨子里还透着一股子倔强。为了获得准确的勘验数据,他曾不厌其烦地往返案件现场三四趟,直到当事人心服口服。
由于行政审判庭人少案多,作为庭长,施绍宏还承担着大量民商事案件审理工作。而作为庭里唯一的男士,这个土生土长的彝家汉子,在外出办案时,他还得充当一名驾驶员。由于峨山彝族群众较多,他还要充当一名“翻译员”。
2011年9月,施绍宏被查出胃癌,经住院治疗,胃部被切除了三分之二,出院后又接受了6个疗程的放射性治疗和介入治疗。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仍然放不下手中的案子,前一天还做化疗,第二天就回到办公室处理手边的案子。院领导考虑到他的身体状况,商量着将他调整到工作相对清闲的岗位上,他却婉拒:“我的身体还能干,还能在一线办案子。”
如今,他依然坚守在审判一线,边吃药、边化疗、边工作。无论到哪里办案,他都药不离身。凭着对审判事业和对法律的无限忠诚,饱满的工作热情和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近日,施绍宏被评为“2015云南省最美基层干部”。(云南日报 记者 陈怡希)
来源:云南日报
编辑:李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