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群众交心谈心。
□ 通讯员 蔡葵 文/图
郭永林1999年7月参加公安工作,现任峨山县公安局双江派出所教导员,一级警长。
从基层派出所到局机关,从看守所再回到基层派出所,47岁的郭永林不管在哪个岗位,始终兢兢业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着不平凡的价值,受到辖区群众广泛好评。2022年,他被云南省公安厅记个人二等功,2024年获峨山“彝乡最美劳动者”称号。
初出茅庐的奋斗者
1999年,新入警的郭永林被分配到了峨山县公安局化念派出所工作,辖区群众对这名新民警很陌生。郭永林利用业余时间走村入户、服务群众,在日常工作中积累经验。半年多时间,从最开始的群众不理解,每次入户走访都要出示自己的警官证,到后来群众主动打招呼,镇上男女老少都知道了派出所这个刚参加工作的“小郭”,遇到麻烦、碰到困惑,不少群众都会找他聊聊天、谈谈心。
2001年大年三十,刚入户走访回到派出所的郭永林接到报警,化念镇红砖厂有两伙人准备约架,他立即组织警力赶往红砖厂。到达现场后,见50多人手拿木棒在叫嚣,他带领辅警冲入人群将双方争吵人员隔离,并将带头约架的两人带回派出所。经了解得知,双方因为经济问题存在矛盾纠纷,当晚在一起喝酒后因琐事引发争吵,随后事态进一步激化,双方邀约各自亲友准备通过武力解决问题,好在民警及时赶到,制止了一场悲剧的发生。
高墙内的引路人
2006年11月,郭永林被调往峨山县看守所工作。为尽快融入角色,他在工作上向前辈虚心请教,业余时间就从书本里找方法,短时间认真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看守所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看守所执法细则》等相关法律法规,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逐渐从缺乏监所管理经验的“小白”成长为监管岗位的业务标兵。
“太感谢你了,要不是有你的教育和帮助,我的家人一辈子都不会原谅我!”2011年4月,留所服刑人员赵某跨出监所时,紧紧拉着郭永林的手连声道谢。原来,赵某因为酒后和家人发生争执,一时冲动将母亲打伤。到了看守所后悔不当初,整天郁郁寡欢不肯进食,郭永林及时发现并主动找其谈心。随后,郭永林与辖区派出所和村委会取得联系,找到赵某母亲交谈,最终赵某得到母亲的谅解。之后,母亲多次到看守所看望赵某,并在赵某服刑期满当天和家人一起到看守所接他回家。
忠诚担当的“领头羊”
2015年,时任甸中派出所所长的郭永林为了让队伍充满活力,建立了“点名出操、训练讲评、检查督导、考核奖惩”制度,从早操跑步训练到警容警纪训练,从公安礼仪到内务规范,从警务实战技能训练到考核奖惩,全面提升队伍形象和处置能力。
针对甸中镇玉楚高速公路、筇川水库、十街—甸中生物产业园区等重点工程相继开工,外来流动人口多、农民工讨薪问题突出的实际问题,他按照“预防在先、主动服务、积极化解”的原则,充分发挥派出所承上启下的联动职能,将矛盾纠纷化解、防范、稳控工作纳入镇、村、组社会治理工作,切实将矛盾纠纷消灭在初始阶段。
2016年11月,玉楚高速公路工地渣土车在运输渣土过程中产生大量灰尘,影响周边20余户村民正常生活,村民大片农田作物污染受损,群众反映强烈。郭永林多次联合相关单位组织施工方召开村民代表会议进行协调,最终施工方采取了道路硬化及路面除尘措施,并对农作物受损严重的农户进行补偿,最大限度降低了农户损失,双方矛盾得到及时化解。自重点工程施工以来,郭永林多次深入施工涉及的村组,化解矛盾纠纷50余起。
在郭永林的带领下,甸中派出所2018年获第十五届“云南省文明单位”称号。
基层群众的贴心人
2020年6月,郭永林从甸中派出所调到了双江派出所工作。
2022年10月,某工地施工方与包工头及工人因欠薪问题引发纠纷,包工头和工人到施工工地、办公场所对工作人员进行围堵。为避免事态进一步升级,郭永林立即组织人员赶到现场,近百人的讨薪队伍情绪激动地围堵在工地门口,扬言要是不给钱就不让工地正常施工。郭永林一边安抚现场人员情绪,一边宣传政策法律,要求大家遇事通过合法途径反映情况,依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经了解,事件涉及工人及包工头85人,工资和工程款高达8000多万元。他立即联系了施工方负责人和工人代表进行协商,并对双方进行普法教育。经过努力,最终双方达成协议,施工方承诺分3次全部支付包工头工程款和工人工资,一起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矛盾纠纷得到有效化解。
“我们要站在老百姓的立场思考问题,才能获得信任,才对得起这身警服。”郭永林感慨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