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峨山长安网 >> 政法园地 >> 作品欣赏
塔甸镇福家村以“四微”模式开拓福泽之地
2021-03-24 16:36:15

1

近年来,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县塔甸镇党委紧紧围绕“党建引领新时代基层治理”的主题,在福家村的平安建设中探索“微学习”、“微服务”、“微治理”、“微评比”的“四微”基层治理模式。福家村里点点滴滴的“微实事”便如墨滴入水,发挥出以点带面的推动效应,让鲜红的党旗在基层治理一线高高飘扬,让福家村成为长治久安的福泽之地。

2

“微学习”成为孕育文明新风的“大氧吧”

3

今年以来,福家村打破了之前“开会学习”的单一学习模式,以新时代农民讲习所为主阵地,民事房、文化广场、劳作的田间地头、家里村外、网络媒体都成为了学习的“游击战场”。当下,“微学习”扎根基层治理的沃土,伸长出丰茂的藤叶,蔓延进福家村人生活生产的方方面面。在福家村,会议始末的时间可以读原著、读报刊杂志;“田间课堂”可以学农机技术、经济作物科学种植管理办法;“村头课堂”可以教授畜禽的养殖方法,交流出致富经和念好农民“生存本”;“书记讲坛”列入流动党员和行动不便的党员的课程表;学习强国、云岭先锋等手机APP成为随时随处获取知识的新平台。

4

“微服务”在基层治理中的蓬勃生长

5

将惠民服务延伸至基层治理的“细枝末节”,以细“治”入微的服务提升基层治理的温度。一方面,“村党支委委员任“党群服务联络员”,针对群众生产生活的需求导向,突出精细要求,开展法治宣传进村、医疗卫生服务进村、安全出行服务、民情“直通车”、为民代办等活动推动着服务“窗口前移”,让干部和群众面对面,直接解决群众小问题和大困难。另一方面,福家村网格长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开展党员结对贫困户、包片联户、走访群众等活动中实现“微服务”。重点关注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孤寡残疾等特殊困难群体,帮助手脚不便的群众打扫卫生,帮助老人网上问诊、预约挂号,网购生活用品等力所能及的小事,以点点滴滴的贴身服务传递贴心温暖。

“微治理”激活基层治理“一池春水”

6

福家村作为拥有58户农户190人的村民小组,村民小组长担当网格长职责,以“共管、共建、共享”为抓手,通过群众交流和信息传播的介质、生产生活的阵地开展随处可见、随时可行的“微治理”。

在微信群里“聊家常”。由网格长建立家庭微信群、党员微信群、妇女微信群,赋予每一位群成员相互监督得权利。群主由网格长和党员代表、妇女代表担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村民检举决定“踢出”散布谣言、传播负面信息的群成员,表扬村内好人好事;通过在群里转发、发布消息,引领群众主动参加村里公共事务;依托微信群平台让网格长时刻了解当前的舆情动向和群众的生产生活需求。

在小厅堂里“讲道理”。福家村网格长家里的小厅堂成为村里的“小法庭”,网格长和村干部、司法所工作人员组成民事纠纷问询、调解小组,及时化解无须对簿公堂的小矛盾,并为当事人提供法律咨询。此外,调解组还关注村内“好动分子”,对村内主要道路、小烧烤摊、小旅馆等存在安全隐患的道路和场所进行重点巡查和排查。对存在违规驾驶机动车的村民、酗酒闹事的人员“邀请”到小厅堂里喝喝苦茶、学学法规。

7

在家门口清“瓦上霜”。福家村打破原来“曝光哪里整改哪里”、“自扫门前雪”的被动工作模式,人居环境集中整治逐渐常态化。“每周五一次家庭小清洁、每月一次村集体大扫除”成为福家村没成文却成规的环境卫生管理办法。党员家庭带头帮助特殊困难家庭整理内务、打扫卫生;网格长带领群众自觉投身绿化带、民事房、运动娱乐广场、村组道路等公共区域开展卫生保洁和环境整治。

“微评比”深耕民主协商的沃土

8

2020年通过“家庭自评申报”、大会民主评议、审核公示的流程,福家村选树出第一批“十星级”文明户;自2020年开始,每季度评选出的“党员示范户”在福家村只有1家名额,由村民代表和党员共同投票产生,成为了当地村民争先评优的正能量;2021年,在峨山县城乡清洁嶍峨巾帼行动中,福家村举行的“比绣品、树家风”活动,把绣出“家风家训”的绣品让家里人和走访的亲戚朋友看一看、比一比,选出最佳“绣品”。

惠民生方得民心,民心安则天下安。贴近民生贴紧民心的“四微”实事便如盏盏明亮的路灯,在无数个盈满油菜花香的夜晚,照亮了福家村人平安回家的道路。

编辑:禹露
关闭
主办:中共玉溪市峨山县委政法委员会
运维:玉溪网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