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全市法院教育整顿自查自纠和顽瘴痼疾整治稳妥有序开展,玉溪中院对标中央、省委、市委部署,深化思想发动,紧扣目标任务,把握科学方法,推动查纠整改环节各项工作走深走实见效。
聚焦思想发动解疑点,干警自查力求“实”。院教整办针对第一轮自查反映出来的个别干警对“自查从宽、被查从严”政策一开始理解不深不透,把不准政策导向的问题,做好开展自纠自查的思想发动,对全市法院干警“自查从宽、被查从严”政策规定开展再次宣讲解读,讲清从宽从严政策,讲透教育整顿惩处极少数、教育大多数的基本原则,并进一步细化工作流程,明确目标任务、列出谈话内容、方式方法,提出具体要求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思想动员效果。全院151名干警全部填报第二轮自查表。
聚焦短板弱项治堵点,自查自纠突出“严”。围绕“9+3”九大顽瘴痼疾,始终把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建设摆在突出位置、落到实处,把陈昌案专项整改、市委巡察整改、2020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整改三项工作与查纠整改环节各项工作任务结合起来,深入运用7种排查方式,梳理查纠整改环节整治的工作内容、工作措施、具体要求,细化工作督导清单,实施挂图作战,销号处理。同时,加强对下辖各基层法院的督导,由党组班子成员梳理督导工作要点,开列督导清单,对各自联系的基层法院开展督导,对有问题案件建立台账、分类施策,为全面开展专项整治和问题核查铺路奠基。抽调业务骨干,成立线索核查专班,严肃核查指导组、政法委、上级法院转办问题线索。建立线索跟踪督办和台账清零制度,对违纪违法线索及时分析、认真甄别、会商研判、精准交办。
聚焦精准发力抓重点,案件评查务求“准”。按照省、市教整办的工作安排,于5月17日开始启动第二轮案件排查,抽调审判执行业务骨干,组建案件评查专班,整合人工评查和智能化数据排查对重点案件集中梳理,坚持一案一评查,逐案形成评查报告。重点案件在前一轮6类的基础上增加第7类“公职人员被判处缓刑案件”,共有5件;智能化数据排查工作增加了对“在编干警亲属(含子女的配偶)从事律师职业在辖区全市法院(中院和基层法院)的代理案件情况”,系统筛查出307件,经评查后,核实案件实有263件。并对中院退休、离职干警不以律师身份从事案件代理案件情况的数据开展排查,经查退休、离职干警共59人在全市范围内均无此类情形。
聚焦协同推进攻难点,整改落实体现“快”。坚持内部整顿、开门纳谏相结合,对两轮征求意见座谈会上社会各界关注的破解执行难、立案难等问题,进行专题分析研判,提出整改措施,并每月通报工作进展情况。落实执行工作“三统一”要求,加强对各县(市、区)法院尤其是案件体量较大法院的监督、指导,不断提高执行案件办理规范化和信息化水平;红塔区法院、通海县法院开展“执行指挥中心实体化运行暨标准化集约执行工作模式”试点工作,向规范要水平、向集约要效率收效良好。做实有案不立、拖延立案数据统计分析,形成36个月的收案柱形对比图分析排查认为,中院在2020年以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片面追求结案率而拖延立案的情况。针对上述问题,中院在2020年对全市法院内多次进行督导,严格落实立案登记制坚决杜绝“立案难”问题回潮,将立案庭庭长的办公电话和手机号码对外公布,请律师及当事人对下辖各基层法院的立案情况进行监督,至今接到电话反映3起,都得到及时、顺利地解决,律师及当事人表示满意。2020年12月份收案695件,大幅高于月平均收案数,整治督导成效明显。
聚焦群众诉求出亮点,为民举措落实“活。向社会公开发布顽瘴痼疾整治公告,全方位收集群众急难愁盼线索,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契机,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立案诉服工作的二十条措施》开展诉讼引导,立案材料清单全部上墙,做到“一窗通办”,优化当场立案;大力推广移动微法院等网上立案功能,畅通提速网上立案;统一立案标准,拓展跨域立案、引导自助立案、丰富多元立案,大力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中心建设,全面深化诉源治理、多元化解、分调裁审,运用互联网推动一站式建设工作与信息化深度融合,依托智慧法院平台,提供在线立案、调解、送达等服务。1-4月份,网上立案26件,跨域立案5件,送达平台送达文书数和诉讼活动通知总量593件,诉前调解65件,音视频在线办理的调解案件84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