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张,今天不要去上班了。”妻子说。 “为什么不去,不去上班还能干什么?”张玉龙生气地问。 “可是……”妻子顿了顿。 “可是哪样,别婆婆妈妈的,我要上班去了,今天早上还要开会呢。”张玉龙头也不回地走掉了。 “可是……可是你的身体不好,我怕你坚持不住……”妻子看着张玉龙的背影低头喃喃自语。她从不敢在他面前与他谈论他的病情,只怕这个“可是”说出来后免不了又是一场争吵。 她颓然地坐在沙发上,看着那个有点驼背,走路早已不是健步如飞的丈夫忍受着身体巨大的疼痛走出家门!他的背影,熟悉又陌生,她想:也许,这就是警嫂们需要承受的吧。 热爱工作 淡泊名利 张玉龙1958年3月18日生,中共党员,澄江县公安局拘留所民警,出生在云南省弥渡县。1978年当兵来到云南省武警澄江中队,1994年9月转业到了澄江县看守所,从此,他的工作和生活便扎根在澄江土地上。自1994年到澄江县公安局工作以后,张玉龙尽忠职守,兢兢业业。1999年,张玉龙被任命为专职纪委副书记,后因工作需要被调到看守所任所长。2004年他主动辞去看守所所长之职。依照常人来看,担任所长这段时间是张玉龙工作历程中最风光的岁月,领导嘛,到哪里都有优待。可是在担任领导的几年中,张玉龙不但没有领导的架子,反而多了一些谦卑,从不因别人的恭维而得意,也不因别人的嫉妒而生气,总是那么淡然。“来之不易”的所长一职说辞就辞了,不顾旁人劝阻。退去领导的光环,张玉龙生活起来好像自在了,就这么朝九晚五地奔走在上班与回家的路上。20年里,张玉龙从一名普通的民警升为领导,又从领导恢复到普通民警,从看守所调到政工室,又从政工室调到看守所,现在又因身体不适调到了拘留所。除了辞去看守所所长一职的申请书以外,他没有交过其他任何申请,也从未有人听他说过对工作的不满。看守所的工作是熬夜值班,常常深夜有嫌疑人被送进来,但不管怎样疲惫怎样劳累,张玉龙总在接到信息后第一时间从床上爬起来。 2011年全局推选年度优秀人选,张玉龙以绝对优势成了三等功的表彰人选。可是,这样的喜事谁也不敢和他说,因为说了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拒绝。果不其然,最终结果出来后,局领导亲自告知他,他却说:“我已经老了,要这些名利没什么用,并且自己做得不够好,荣誉属于年轻人。”最后,局领导以命令的方式让其接受立功表彰。 不给组织添麻烦 张玉龙的妻儿均无稳定收入,他就是家里的顶梁柱,他的收入是一家人生活的来源,他可不能病倒,不能有任何意外,可他却患上了重病。 “老张,你回来了?”妻子在厨房切菜,听到声响后问道。 “你怎么累成这个样子?!”听不到回应的妻子急匆匆地走出来。家里原本有三个人,可是儿子自从上学以后就很少有时间在家,多半时候还是老两口相依为命。现在张玉龙病了,妻子更是焦虑。 “今天事多。” “早上都叫你不要去上班了,你不听,万一你累着了,怎么办?” “我不去上班总不能闲着啊,难道天天在家里闲着拿工资,我受不了!” 张玉龙接近咆哮的声音刺激了妻子,妻子转身进屋,出来时手里拿着一叠厚厚的纸,“嘭”的一声砸在地上吼道:“你看看,这就是你的住院证明,还更应该看看出院医嘱,如果你再累着就真的没救了,你难道连休息都不会吗?” 张玉龙蹲下身子拾起他的住院证明,握紧又放松…… 张玉龙患的是癌症。 这是一叠厚厚的住院证明,也是一笔很大的开销。他将住院证明一一拾起时,也看见了医嘱:注意休息,加强营养,按规律服药。这时妻子走过来说:“老张,我们写个贫困申请吧?” “不行!不能给组织添麻烦。”张玉龙的声音果断决绝,一如往常。 妻子泪眼婆娑地走回厨房。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每次都这样,拒绝别人的帮助,不给组织添麻烦。 去年年底,澄江县工会了解到张玉龙一家的情况后,在其他人无异议的情况下将其评定为困难职工,工会给予补助。当他得知这个消息后很生气,断然拒绝。按照相关规定,住院可以报护理费,所以妻子来到县局办理。妻子办完手续临走时交代张玉龙的同事:“千万不要告诉他,让他知道了他肯定要生气。” 就这样,忍着病痛,张玉龙一如既往地坚守在工作岗位上…… (柴黎黎) 编辑:李海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