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然 做教师,春风化雨;当医生,救死扶伤;成了警察,就是舍己为人。秉持着这样的人生信条,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看守所民警吕德富同志走上了助人之路。 一名普通民警的献血情结 11、 13、4900。这不是密码电报,不是3D彩票,而是一个里程碑。有一个人,11年当中,13次,无偿献血4900毫升!他就是吕德富。 吕德富现年50岁,从事监管工作24年。24年如一日,他勤奋好学,踏实苦干,在管教在押人员和深挖犯罪工作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并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一次“偶然”,成就了吕德富同志的献血情结。 2004年10月的一天,吕德富到新平县城办事,看到在县城小花园附近停着一辆无偿献血车,周围群众争相献血。吕德富心中一热,自觉加入了献血队伍。从此,吕德富除因身体不适确实不宜无偿献血外,始终坚持每年平均1至2次无偿献血。 2004年至2007年,吕德富同志无偿献血4次、1300毫升,2010年至2014年,献血9次、3600毫升! 有人曾问过吕德富同志:“你献那么多血干什么?”吕德富只是淡然地说:“有人需要,就献一点嘛。” 一名平凡警察的善良情怀 监管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民警工作的特殊性。每天除了固定工作外,更重要的还是对在押人员的心灵进行矫治,让他们能够重拾信心、重返社会。 为做好对在押人员的管理教育工作,吕德富总能根据他们各自经历和背景,以及不同犯罪类型和刑期长短,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教育转化。除生活上给予在押人员无微不至的关怀外,吕德富经常加班加点与他们谈心谈话,让在押人员能从思想根源上重新认识自己,争取早日出狱。 重点在押人员黄某某(男,36岁),因涉嫌故意杀人被刑拘。他是一名盲人,为逃避打击,在入所前喝农药自杀,被送到医院进行抢救。刚到看守所时,黄某某情绪很不稳定,加之双目失明带来生活上的不方便,厌世情绪非常强烈,拒绝吃东西。吕德富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发动全监室的人共同帮助黄某某,安排专人管理他的生活起居。黄某某生病了,吕德富掏钱买药给他,并亲自煮面条给他吃,一次不吃煮两次,两次不吃煮三次……每天不论工作有多繁忙,吕德富都要到监室里和黄某某讲讲话,最多时一天就去了8次。正是这些再平常不过的举动,慢慢打动了黄某某的心,他渐渐和吕德富讲起了话,唠起了家常,讲起了自己和儿子所犯下的罪行。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当法官、检察官问其还有什么要讲的?他说:“多的没有,只想感谢下新平县看守所的吕管教。从我入所以来,他从生活上关心我、思想上教育我,这样我才有勇气活到现在。我在看守所的时候比在家里还要开心,我只想对他说声谢谢。” 重点在押人员李某某(男,26岁),因涉嫌故意伤害罪、组织卖淫罪被刑拘。到了看守所后,李某某每天在监室里闹事,煽动其他在押人员一起对抗管教民警。看到此情况后,时任教导员的吕德富主动要求做李某某的管教民警。面对如此难啃的一块“硬骨头”,他以一名兄长的身份去和李某某接触,从家人、朋友、人生、法律的角度和他交心谈心。李某某感受到了吕德富关怀的目光和真诚的心,那里没有歧视,没有看不起,没有因为自己是一个“破罐子”而放弃他。慢慢的,他的抵触心理消失了,人生观、价值观也改变了,表示将争取早日出所,开始新生活。 在24年的监管工作中,这样的事情对吕德富来说,只是一桩桩小事,他始终坚信:人本善良,即使再穷凶极恶的人,也有他善良的一面,“只要把他们的心灵治好了,人也就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