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华宁县公安局以“深化执法理念,夯实执法基础,创新考评机制,锻造精品案件,争创一流执法”为主攻目标,积极落实“五化”措施,强力推进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取得了明显效果。 “网络化”构建专兼职法制员服务平台。坚持把基层法制员队伍建设作为落实执法规范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各执法大队和派出所配备专兼职法制员30名。对法制员队伍实行分类分层的管理方式,有效落实监督、保障和服务措施,形成“专业突出、职责明确、服务到位、互为补充”的网络化法制员梯队,有效解决了执法各层面的有效衔接和案审准确性问题,实现了以法制室为点,以各警种专兼职法制员为线,涵盖全局工作的“点线面”法制大格局。 “数字化”构建执法质量考评平台。建立完善民警执法电子考评档案,实行对“每一起案件、每一个嫌犯、每一本案卷、每一个疑点”全程跟踪考评。对考评过程中发现的共性类和个性类问题,采取每月通报的形式,及时纠正和警示。对发现的典型共性问题和突出个性问题重点进行释疑解惑、专题讲解、专案分析。同时,还专门开辟了法制专网,第一时间发布最新的法律法规和执法规范,把考核考评与整改整顿有机结合,实现了执法考核考评的细化、量化和标准化。 “标准化”构建执法办案场所平台。全面完成了执法办案区改造,对各办案区各室全部安装同步录音录像设备,为一线执法所队全部配备执法记录仪。根据涉案财物的性质和种类,制定了涉案财物管理规定等各种管理制度、操作规范,对涉案财物实行程序化、规范化管理。实施县局、刑警大队、基层所队“三级”涉案财物管理模式,实现了基层所队“案结物清”、“人、物、事”分隔分离的目标,确保执法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常态化”构建执法技能培训平台。坚持把日常执法技能培训作为执法规范化建设的重要环节,采取“上讲台、上网络”等多种方式,实施民警执法技能培训的常态化。为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影响力,先后以开办“经典案例评析”、“错误点评”、业务培训、交流研讨会和网上互动等灵活新颖的形式,对执法中遇到的问题、收获的心得进行总结,形成浓厚的学习研讨氛围。 “精细化”构建执法行为管理平台。在强化软硬件保障和素质建设的基础上,用严格的管理、规范的制度、严明的约束建立执法“高压线”,通过完善执法岗位标准、完善执法行为标准、完善执法语言标准三个方面,实现用制度管人、用机制管事、用规范管心。(莫文彬) 来源:玉溪新闻网 编辑:沈建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