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坚守岗位。

提醒群众注意行车安全。

向商户了解情况。

加大巡逻频次,提高见警率。
□ 通讯员 周发兴 文/图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位于江川区宁海街道的海浒“108”生态夜市开始苏醒。烟火升腾处,摊位热闹、美食飘香。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民警肩上的爆闪灯与商铺的霓虹灯交相辉映。近年来,玉溪市公安局江川分局宁海派出所深耕主动警务和预防警务,让当地夜市从乱到治有序经营,有力守护了夜市烟火气。
巡防体系建起来,筑牢治理根基
海浒“108”生态夜市也叫马料庄夜市,是一条不足1000米的乡间道路,路的一边是230个摊位,另一边是480多亩荷塘。因为地处星云湖南岸,风景优美且远离城市喧嚣,短短几年便发展为远近闻名的网红夜市,成为当地人和游客夜游的首选。但由于是一个自发形成的露天夜市,各种监管机制不健全。夜市兴起之初,打架闹事、噪声扰民、扒窃财物及各种治安、交通安全隐患突出。宁海派出所联合街道、社区对夜市进行实地调研,聚焦问题根源,对夜市进行提档升级改造,进一步规范了夜市的运营模式。
宁海派出所在夜市核心位置设立警务室,每晚由两名民警和4名辅警值守,让“遇事能找到警察、求助能快速回应”成为常态。针对夜市治安特点,派出所与商户签订治安责任书、安全告知书,明确商户在治安管理、守法经营、噪声管控等方面的责任和义务。同时,发动社区网格员和群防群治力量开展夜市及周边巡逻防控,实现社区警务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形成“网格叠加、联防联控”的巡防体系,从源头上织密安全防护网。
巡逻民警动起来,守护夜市平安
“红糖木瓜水3元一杯,米线6元一碗,现烤的板栗10元一斤……”商贩的吆喝声与露天KTV的音乐声充斥夜市。
“师傅,这里道路太窄不能停车,请把车停到前面的停车场。”“各位游客,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请照看好自家小孩,保管好随身财物。”民警巡逻过程中,做好道路交通疏导和安全提示。
为了提高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宁海派出所科学部署警力,每天晚上安排民警对夜市及周边开展常态化巡逻防控与安全检查,劝导各类不文明行为,及时化解矛盾纠纷,疏导道路交通,有效强化街面震慑力、管控力。
“每天晚上都能看到警察巡逻,打架闹事和财物被盗的情况基本没有了,做生意感觉很安心。偶尔发生小纠纷、小矛盾,民警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就解决了。”烧烤摊主李女士说。
喇叭广播喊起来,传递法治强音
为提高群众法治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宁海派出所精心录制了涵盖防打架斗殴、防电信网络诈骗、防交通事故、防扒窃等内容的音频,通过巡逻车广播和民警手提式扩音喇叭在夜市滚动播放,不断增强群众的法治意识。
“各位父老乡亲,江川警方提醒您,遇到纠纷一定要冷静,千万不要打架。打架没有输赢,打赢坐牢,打输住院。驾乘电动车、摩托车一定要正确佩戴安全头盔,头盔能在发生碰撞时大幅降低头部受伤风险,保护生命安全。天上不会掉馅饼,刷单返利是骗局,低投入高回报全是扯淡,内幕消息、稳赚不赔、高额回报都是忽悠,不要随意扫描陌生二维码,遇到邀请进群、转发可领礼品等情况,务必高度警惕……”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民警的扩音喇叭宣传与商贩的吆喝声混杂在一起。
“每天晚上都能听见派出所方言版的安全提示和普法广播,很接地气,也很实用,能学到很多安全防范知识,派出所的宣传工作很用心。”在夜市摆摊卖木瓜水的廖女士笑着说。
打击整治严起来,擦亮夜市名片
对违法犯罪“零容忍”,是守护夜市平安的底线。在加强巡逻防控的同时,宁海派出所始终保持高压打击态势,对夜市及周边可能出现的酒后打架斗殴、寻衅滋事、盗窃等违法犯罪行为从严查处,及时回应群众期待。
2025年5月20日23时许,在夜市卖水果的秦女士收摊回家时,放在副驾驶位上的挎包被人抢走,包内有一部手机及现金、钥匙等物。现场执勤民警就近处置,在刑侦大队的配合下,仅用了3个小时便将嫌疑人抓获,将被盗财物全部追回并发还秦女士。
为了提升打击质效,最大限度震慑违法犯罪,宁海派出所实行“日梳理”“周研判”“月通报”机制,定期分析研判夜市及周边治安状况,依托分局智慧侦查中心强化案件研判,有针对性地制定措施,严打违法犯罪行为。
2025年以来,宁海派出所出动警力1300余人次,组织巡逻及安全检查280余场次,侦办各类案件11起,现场化解矛盾纠纷29起,为群众挽回损失2万余元,不仅擦亮了江川网红夜市名片,而且守护了“夜市经济”健康发展。如今的海浒“108”生态夜市,人气更旺、烟火气更浓、社会治安更好,吸引着众多当地群众和外地游客前来打卡消费。
来源:玉溪日报 2025-10-16 A06版:六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