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讯 近日来,通海县公安局连续侦办了几起盗窃案件,犯罪嫌疑人均为以盗养吸的瘾君子,他们为了筹集毒资,疯狂盗窃,最终落入法网。 盗窃逃窜被瓮中捉鳖 4月22日0时20分,通海县公安局巡警大队接到秀山街道文昌街某饭馆老板电话称,有小偷窜进他家饭馆里偷东西,现在人还在饭馆。接到警情后,大队迅速组织警力赶到现场,在饭馆四周形成包围圈,堵断小偷的逃路。布置妥当后,在饭馆老板的配合下打开饭馆门,准备由一路民警正面出击,进饭店抓捕小偷。 民警打开饭店门,只见一名青年男子用编织袋背着一些锅具等物品走下二楼楼梯口。男子看到突然出现在眼前的民警,慌不择路地扭头窜上楼准备逃跑。男子逃到三楼,从窗口看到楼层太高,心生怯意不敢往下跳,而且楼下已有民警阻断他的逃路。正在他心急火燎之时,从楼梯追击上来的民警赶到,对其言语劝导,规劝他主动投案,并趁其不备果断出手将其控制,当场缴获他偷盗的铜制炊锅、铜锅及瓶装饮料等赃物。 经审查,男子是通海县河西镇的马某,今年31岁,已有几年吸毒史,家中值钱的东西已经被他变卖后花销在吸食毒品上,老婆也带着孩子远走他乡。马某现在经济拮据,生活都成问题,又摆脱不了毒瘾的困扰,为筹集毒资,今年以来,他已在河西镇及通海县城多次入室盗窃。22日凌晨,马某再次到文昌街某饭馆盗得几口铜制锅具、几瓶瓶装饮料,准备逃离时被发现,慌不择路窜上楼被警方来了个瓮中捉鳖。 疯狂盗窃筹毒资 今年3月份以来,先后有8名通海群众向通海警方报案,停放在城东生活小区或街道边的电动自行车被人盗走。办案民警受理案件后,综合分析了各起电动自行车被盗案件的情况并加以研判,认为这些案件有一定的联系,于是并案侦查。同时,民警在走访调查中获得重要线索:一个不明身份的青年男子每隔几天就会在通海县杨广镇的公路边销售二手电动自行车。 这名男子是谁?他销售的二手车从哪儿来的?同城东多起电动自行车被盗有关联吗?办案民警带着诸多疑惑,加大侦查力度,跟踪这名男青年。 4月16日晚,当男青年再次推着电动自行车出现在通海县城一个加油站旁等待买主时,办案民警果断上前盘查。经当场盘问,该男子是通海县杨广镇的王某,但对准备销售的电动自行车来源却说不出个所以然,也拿不出有效证件。民警比对后,发现该车为当晚县城一名失主报案登记的被盗车辆。经进一步审查,王某交代,今年3月份以来,他已经在通海县城城东的小区内、街道边疯狂盗窃电动自行车10多次,盗车目的是为了筹集毒资。 王某今年21岁,初中未毕业就辍学回家,身单力薄的他吃不消农村的体力劳动,在家闲居两年后,家人托朋友、找关系,为王某在通海县四街镇某企业谋了个轻闲的工作。起初王某对这份工作充满激情,但慢慢的,好逸恶劳的他厌倦了这种日复一日、机械般的工作。进厂上班不到半年,王某便瞒着家人辞去工作到通海县城打临工。在县城闯荡过程中,王某结识了几名吸食毒品的朋友,在这些朋友的鼓动和诱惑下,王某沾染上了毒品,从最初的吸食冰毒,发展到注射海洛因。本来王某就是靠打临工赚点生活费保障日常生活,吸毒后每日巨大的毒资开销逼得王某打起了坏主意,把目光瞄向了近年来群众生活水平提高后拥有量增多、停放在街边无人看管的电动自行车,盗窃得手后及时就近变卖,所得赃款也随着毒品变为袅袅青烟化为乌有。 自作聪明 找失主销赃变现 4月7日,在通海县城经营灯具的张某到秀山派出所报案称,其停在店门口的一辆二轮摩托车被人盗走。民警受理该案后开展调查。4月12日,张某及家人再次来到派出所,反映有名男子12日下午来到店里说能帮张某找到丢失的摩托车,但要求张某支付他1200元的“好处费”。张某心生疑虑,自己不认识这名男子,也没跟陌生人讲过自己摩托车丢失的事,这名男子怎么会知道自己的摩托车丢了呢? 细心的民警得到张某反映的信息后,分析该男子极有可能同张某的摩托车被盗有关系。民警布置了各项查证事宜,并“约见”该男子,同意出好处费换回被盗摩托车。4月14日下午,民警在秀山县城一街道上控制了这名男子。经进一步审讯,男子交待,他于2003年吸食毒品,2004年曾被强制戒毒。从戒毒所出来后,依然毒瘾难断,近段时间再度复吸,家人给的钱已不够吸毒花销。4月7日路过张某的灯具店时,见张某的摩托停在路边,就顺手牵羊把摩托车盗走,藏匿在城东郊区的一块荒地上。因一时找不到买主,又急于脱手,竟胆大妄为地上门找到失主张某,想以帮找被盗车为由骗取“好处费”,不想被细心的失主和民警逮了个正着。 (毕波) 编辑:沈建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