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峨山是新中国第一个彝族自治县,也是云南省第一个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全县辖3镇3乡2街道,总面积1972平方公里。截至目前,全县人口达16.2万人,各类机动车41210辆、驾驶人35834人。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2170.75公里,其中省道267公里、县道212.76公里、乡道1338.24公里、村组道路308.14公里、专用道44.61公里,县、乡、村公路占全县公路总里程的87.7%。峨山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民警人均管辖道路93.92公里,机动车1469辆、驾驶人1419人。 多年来,峨山交警大队在县委、政府和县公安局的领导下,认真开展推广丘北经验工作,农村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取得优异成绩。 农村道路安全基础进一步夯实 通过多年的建设,从峨山县城到6个乡镇和2个街道全部通水泥(柏油)路,全县76个行政村全部通公路,其中有42个行政村乡村公路进行了弹石硬化,硬化率达55.3%,全县554个自然村实现村村通公路。全县不断实施通达通畅工程,2013年投入农村公路建设资金4404万元,改扩建农村公路83.41公里,开支农村道路安保工程资金333.77万元,投入农村道路黑点整治资金35.74万元,农村道路事故隐患整治165千米,农村道路安全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 因地制宜开通农村客运班线 峨山县全县8个乡镇(街道)已建成7个农村客运站,下一步将筹建化念客运站和亚尼客运站。届时,全县客运网络建设将基本形成。目前已开通的客运班线共有24条,营运客车共253辆,其中:市际客运班线4条,共9辆;县际客运班线5条,共64辆;县内客运班线16条,共180辆;开通公交车线路5条,公交车共有12辆。76个村(居)委会有61个通客运班车,村(居)委会通班车率达到81.3%。甸中镇和化念镇开通了农村公交车,化念至扬武、塔甸至大龙潭、峨山至小街开通了微型车农村客运。新增了峨山至小街舍郎村委会的农村客运微型车14辆,解决了农村群众出行难、出行贵问题。2013年11月1日,峨山县将所有客车调至新客运站统一发车管理,规范了全县客运市场秩序。 峨山县在重视农村公路建设的同时,加快农村客运站的规划建设。编制了《峨山县“十二五”农村客运网络发展规划》,对农村客运车辆、农村客运站建设作出了详细的五年发展规划。目前,已建成甸中、富良棚、塔甸、岔河、小街、大龙潭6个农村客运站。 部门联动管好农村道路交通安全 县公安局、交通运输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农业局等部门共同做好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县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危险路段的排查整治;国土资源部门依法依规审批农村道路建设用地;地税部门对客运班线、农村公交和农村微型客运车辆,报请省人民政府批准后由县地方税务机关核准出具免税证明,免征一定的车船使用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做好对客运单位和个体经营户的管理;农机部门在全县76个村(居)委会设置了农机安全员,做好农机交通安全管理工作。通过多部门联动配合,齐抓共管,推动了峨山县农村客运和交通安全向前发展。(谢刚) 来源:玉溪网 编辑:李艾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