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公安 >> 新闻

玉溪110十六年风雨历程

2015-01-12 10:55:55

  110是什么?是群众的依靠!是群众的保护神!

  “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110”,这是群众对110的最高褒奖。在很多人眼里,110报警服务台没有侦查破案的压力,没有现场抓捕犯罪嫌疑人的危险。然而,在没有“战斗”的特殊岗位上,他们要忍受着夜深人静的寂寞,忍受着酒后的谩骂骚扰,忍受着不被理解的埋怨。

  为充分展示110在打击违法犯罪、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推进平安玉溪建设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在1月10日全国第29个110宣传日之际,市公安局警令部指挥中心特撷取玉溪110走过的风雨历程以及近年来基层110接处警工作人员在爱民、助民、护民等方面的先进事迹,以飨读者。

  “群众的保护神”、“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110”等赞誉是人民群众给予110的最高褒奖。16年来,玉溪110曾被云南省委、省政府授予“人民满意的政法单位”、“云南省110接处警工作先进集体”称号,被玉溪市委、市政府授予“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称号,并荣立集体三等功。玉溪110已经成为公安机关骄傲的品牌,成为各级党委、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组成部分。当遇到不法侵害、遇到急难险重的时候,群众首先想到的就是110。 

  从一部简单的电话机逐步发展到高科技合成化接处警系统,从一间日常值班室发展到承担公安机关重大警务勤务活动的指挥调度中枢,从中心城区发展到覆盖全市所有角落,玉溪110已经走过了16年的风雨历程,从传统110发展到新时期110警务机制的开创。

  2003年,玉溪市八县一区实现110(匪警)、119(火警)、122(交通事故报警)“三台合一”。此举不但有效整合了警力资源,而且极大地方便了群众报警求助。2009年,玉溪市公安局根据形势的需要,将110接处警工作下划红塔公安分局后,玉溪市公安局指挥中心加强对全市指挥中心接处警工作的指导监督,不断强化扁平化指挥机制建设,进一步加强110快速反应机制建设,以“精确指导、精确打击”为目标,初步形成了一个以指挥中心为龙头、以巡特警为骨干、以派出所为基础、以治安卡点和群众治保力量为辅助的合成作战工作运行机制和整体作战格局,并在区域警务合作机制中积极发挥110枢纽作用,进一步提升了110打击犯罪的实战功能。2014年3月,为了方便聋哑人等特殊群体以及在特殊情境下的报警求助,我省推出了“12110”公益性短信报警服务。

  2014年,玉溪警方以街面110为主力,着力构建了社会面“大巡防”体系,深度挤压犯罪空间。全市110报警服务台接报警296250起,其中接受报警求助16449起、接受群众咨询11068起、骚扰电话177863次。通过110接处警,全市110共投入民警153893人次、出动警车70066辆次,及时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247名,破获各类案件642起,救助和服务群众5994人次。简单的数字背后,凝聚着广大参战民警的心血和汗水。

  当前,社会治安形势日趋复杂,各种犯罪活动逐步转向动态性、突发性和流动性,110作为维护社会治安的“突击队”和生力军,接警处置任务日趋繁重,全市公安机关和110民警、协警顽强拼搏、昼夜奋战,克服各种困难,快速反应、及时出警,处置了大量急难险重警情,为群众提供了紧急救助服务。

  16年来,110已经成为公安机关的一面旗帜、一个品牌、一种精神。110在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拥护中生根发芽,长成大树。当前各地开展的“110,与您携手共创平安”活动,深刻体现着公安机关爱民、护民的诚意。危难时刻显身手,110民警矫健、奔忙的身影,正抒写着忠诚为民的情怀。

 

  请正确使用110报警电话

  拨打110报警时,一要快。报警时一定要就近、及时。二要准。电话接通后,报警人应尽量克服焦躁情绪,吐字清楚,冷静报清警情发生的时间、地点、现场情况及报警人的基本情况。三要实。报警人要实事求是反映情况,并按接警员的询问要点,如实回答公安机关需要了解的内容,不夸大,不歪曲,以便接警员做出准确的判断,采取适当的措施。

  群众拨打110报警遇忙时,请不要挂断电话,当110报警服务台空闲时将自动接入。报警后,要与110保持联系,在现场或附近安全地点等候民警到场。

  110报警服务电话是维护治安、服务社会、保障公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工具。市民要遵守社会公德、尊重110接处警民警的劳动,不随意拨打110紧急电话,更不能骚扰110,家长要教育子女不能乱打110电话。恶意骚扰110是违法行为,拨打110取乐、谎报警情和多次骚扰110、滋扰公安机关工作秩序,会使警方浪费时间、财力及人力,更重要的是使真正身处危难需要紧急援助的人得不到及时的救援。对谎报警情和多次骚扰110的,警方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严肃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编辑:李海燕

【打印】【关闭
主办:中共玉溪市委政法委员会
制作单位:玉溪网 滇ICP备1000047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