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雄军
近年来,华宁县公安局青龙派出所着力抓基层、打基础,因地制宜加强社区警务建设,推广“枫桥经验”,以实实在在的举措,建成了一批以落梅村为代表的“枫桥式”平安村,切实做到了“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实现了“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目标。
一本书
提升社区民警工作能力
及时把全县公安机关推广“枫桥经验”的做法、优秀社区民警的工作心得、社区警务工作规范等内容汇编成《青龙派出所社区警务工作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作为社区民警工作的“范本”,组织民警加强学习。青龙派出所还多次举办专题培训班,围绕《指南》,从人口管理、行业场所管理、安全防范、矛盾纠纷化解等工作,对社区民警和辅警进行培训。
一个平台
拓展警民沟通渠道
建立“社区警务工作微信群”,把辖区村组干部、群防群治力量、治安积极分子、群众代表拉入其中。依托“社区警务工作群”和“平安青龙志愿者”微信平台,发布便民利民措施、户籍政策;发布预警提示及防范非法集资、防范盗抢骗等常识;宣传公安工作成效,争取群众理解和支持;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宣传,鼓励群众举报违法犯罪。今年以来,“平安青龙志愿者”平台关注群众达320余人,单条信息最高转发浏览量上万人。
一套机制
明确社区民警职责
制定社区民警工作细则,进一步明确考核奖惩机制,提升民警工作积极性。科学合理制定考核方案,按工作实际减轻社区民警的“杂事”,切实为基层社区民警“减负”。细化“走访调查、宣传发动、巡逻守护、实地检查、警情通报”等工作机制,进一步规范社区民警工作。
一个系统
夯实社区警务信息化基础
利用社区警务App,开展矛盾调处、治安防范、服务群众、情报线索、人员核查等工作,改变过去纸质台账、“碎片化管理”“抽屉资料”等弊端,做到“工作即采集,采集即录入”,提升社区警务信息化水平。依托社区警务力量,扎实开展基础信息采集,不断提高信息采集率、数据准确率。
一支力量
发动群众共建共治共享
本着“警力有限、民力无穷”的原则,协调相关部门在青龙镇组建16支共253人的治安联防队伍,全面参与辖区巡逻防范、大型活动安保等工作。成立25个人民调解委员会、140个村民调解小组,配齐调解信息员。派出所主动承担起培训、指导群防群治队伍的责任,对联防队、治保组织、调委会开展经常性的业务培训,提高群防群治队伍素质,全镇矛盾纠纷调解率、成功率、满意率持续上升。今年以来,青龙派出所共受理纠纷256件,调处成功235件,调处成功率达9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