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公安 >> 新闻
打好六场战役 抓实五个牵引 突出五个抓手
玉溪公安全力护航全市经济社会发展

2020-12-21 09:35:55

□  黄华

2020年初,玉溪市公安局党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公安厅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及对公安工作重要指示批示一条主线,打好政治安全保卫、反恐防恐防御、矛盾化解攻坚、严打违法犯罪、治安整体防控、安全隐患治理“六场战役”;抓实公安改革、大数据战略、法治公安建设、基层基础工作、警务实战建设“五个牵引”;突出基层党建、主题实践、实战练兵、正风肃纪、干事创业“五个抓手”的“1655”工作部署,全市公安机关坚持抓党建带队建促业务,全力以赴做好战疫情、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推改革、抓队伍等各项工作,公安“四项建设”整体推进,警务效能明显提升,有力地维护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治安大局持续稳定。

打造公安铁军 赵嵘 摄
打造公安铁军 赵嵘 摄

全警“战”疫:党旗映照防控一线

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全市公安机关7328名民警、辅警和职工取消春节休假,以战斗模式奔赴“疫”线。全市公安机关成立30个临时党支部,两千余名党员民警主动请缨、冲锋在前,一面面鲜红的党旗插到各检查点、社区管控点和巡逻点,市公安局100名民警组成的疫情防控突击队,充实到红塔区一线检查点,全天候参与一线防控检查和巡防任务。

全市公安机关投入警力7.8万人次,设立94个防疫检查站点,查验过往车辆121.5万余辆次、人员232.2万余人次,依托大数据实现对全市14例确诊病例中13例的精准研判,为夺取疫情防控的阶段性胜利贡献了公安力量。玉溪市公安局获评“云南公安十佳‘治庸·便民’先进集体”;牺牲在抗疫一线的红塔公安分局拘留所原教导员朱宏彦被公安部授予“二级英模”称号。

举办警营开放日活动 王绍格 摄
举办警营开放日活动 王绍格 摄

扫黑打跨:严打突出违法犯罪

以扫黑除恶打击跨境违法犯罪为牵引,严打各类突出违法犯罪活动。探索建立了扫黑除恶“十大技战法”,在线索核查、打击收网、打财断血、基层治理、宣传发动上狠下功夫。今年全市共打掉黑恶势力犯罪团伙13个,破获各类刑事案件224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44人,查封、冻结、扣押涉案资产3.79亿余元,市公安局被评为“全省扫黑除恶先进集体”,创建“全国扫黑除恶重点培育市”各项工作得到巩固和提升。侦破跨境赌博案件48起、偷越国(边)境案件271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275起,查处走私案件65起、各类森林野生动物案件1041起,“打跨”综合成绩在全省州(市)中排名第二。

全市共破获经济案件195起,为群众挽回损失3500余万元。澄江市公安局经侦大队成功处置某网贷平台,清退70余名投资群众1000余万元资金,让群众远离非法集资陷阱。易门警方成功破获130余万元现金被盗案,追回现金129万元。2020年,八类主要刑事案件、盗窃、“两抢”、经济、毒品案件立案同比均呈下降趋势,且连续五年实现全破。持续深入整治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治安问题,常态化开展重点领域大清查,社会治安持续平稳,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抗疫期间,民警彻夜坚守一线。 李仁培 摄
抗疫期间,民警彻夜坚守一线。 李仁培 摄

禁绝毒品:创建全国禁毒示范市

作为禁毒主力军的公安机关,以“零容忍”“零懈怠”的态度,严厉打击涉毒违法犯罪,持续推进毒品问题综治治理。2018年以来,全市共破获毒品刑事案件1119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122名,缴获毒品1.507吨。特别是以流动警务站为主战场的公开查缉工作,初步构建了以G8511线为中心的立体查缉网络,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境外毒品渗透,遏制了毒品内流。积极开展病残吸毒人员收戒收治和贫困吸毒人员脱贫攻坚工作,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落实查处、管控、收戒、戒毒康复等措施,严防吸毒人员肇事肇祸,最大限度减轻了吸毒人员的社会危害。

深入推进吸毒人员网格化服务管理,规范各类戒毒措施。2018年以来,全市共查处吸毒人员4396人次,收戒4065人。我市在全省率先采取公安机关与司法强制隔离戒毒机构共同合作的模式,在省第三强制隔离戒毒所设立了“玉溪市病残吸毒人员救治中心”,有效解决了病残吸毒人员收戒难的治安问题。目前救治中心共收治收戒病残吸毒人员449人次。特别是经过各级禁毒、扶贫部门的不懈努力,截至2019年底,我市建档立卡贫困吸毒人员108人已率先实现全员脱贫,贫困吸毒人员脱贫攻坚工作走在全省前列。2019年,我市被国家禁毒委评为云南省唯一一个全国禁毒示范创建工作先进市,目前国家禁毒委正在对我市创建“全国禁毒示范城市”进行验收。

警民共建:筑牢基层社会治理根基

积极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多网融合”大力加强公安基层基础工作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深度融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千名民警报告、百万群众评议”的方式开展“向人民报告”工作,进一步健全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排查调处机制,全市共排查各类社会矛盾纠纷9991起,化解8811起,化解率88.2%。常态化组织开展公共安全隐患治理和“三查四告知一宣传”等工作,为明年COP15安保工作开好头。

全市公安机关积累了一批基层社会治理“叫得响”的先进经验,红塔区的“3+N群防群治”和“杨顺龙调解室”、通海的“一室引领三队”防控模式和“和事佬”矛盾调解机制、华宁的“青龙义警”群防组织、易门的“阿姑警务室”等,以派出所为重点的公安基层基础工作不断夯实,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机制进一步健全。警力有限,民力无穷,警民携手共建平安,各辖区社会治安不断向好,为全市基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提供了新时期公安样板。

平安交通:“六大工程”铺就一路坦途

交通安全综合治理体系不断完善,坚持生命至上,围绕事故预防主线,建立健全研判、通报和督导工作机制,强力推动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城市交通出行安全水平、公路交通安全防控能力、全民交通安全文明意识、交通事故救援救治效率、部门协同联动整治攻坚“六大提升”工程。全年共查处交通违法行为65.6万起,全市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比去年减少18人,财产损失下降7.86%,首次实现全市死亡3人以上的较大交通事故“零发生”,创历史最好成绩。

全市交通基础设施提档升级,中心城区新增LED可变式停车位4000余个,完成76个路口信号灯优化配时,实现18条重点线路绿波控制,城市道路更加通畅便捷。昆磨高速大风垭口27公里长下坡“五位一体”管理模式发挥巨大效益,该路段连续两年保持交通事故零死亡。高速公路交巡警大队元江中队中队长朱进伟被公安部授予“二级英模”称号。

便民改革:“一门通办”和“智慧车牌”

打造廉洁高效服务型的公安机关窗口部门,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积极推行公安窗口部门“一证办、一窗办、网上办、自助办、就近办、异地办”,梳理、挖掘出87项“直接受理”“马上办”“最多跑一次”事项清单,在全省首家实现公安治安、交管、出入境窗口进驻政务中心“一门通办”,进驻事项达25大类91项,真正实现让企业和群众只进一道门,最多跑一次就能办理自己需要的全部业务,极大方便了群众,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玉溪经验在全省得到交流推广。

全力推进智慧车牌项目建设,在全国率先实现新型汽车电子标识社会化首发,探索实践了一条“政府主导推动、国有资本控股、社会资本注入、开放股权平台、建营一体运作、构建市场生态、提升治理能力”的路子,为提升交通治理能力、增强群众获得感、服务数字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目前,全市共安装发行汽车电子标识突破27万张,12月底预计突破35万张,覆盖玉溪市约80%的机动车辆。

从严治警:队伍整顿叩击灵魂

成立玉溪市公安局党委党校,全市公安机关217个基层党支部全部由行政一把手任支部书记,并全部完成达标创建。各党组织落实“第一议题”学习制度,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讲话精神76次。先后开展“治庸懒、强担当、树新风”主题教育和“坚持政治建警、全面从严治警”教育整顿试点工作,举办三场主题教育擂台赛,自下而上、从内到外查找队伍的问题症结,以刮骨之势严厉整改,让队伍充满活力。

常态化开展政治轮训、教育整治和警务实战“大练兵”,组织举办各类业务培训班27期3937人次,在全省率先成立辅警培训学校,全体民警和辅警素质和能力显著提升。大力培育和选树先进典型,2名民警被授予“二级英模”称号、1名民警被评为全省先进工作者、1名民警被表彰为全国公安系统抗疫先进个人、1名民警被评为“云南最美基层民警”,玉溪市公安局和红塔山派出所被表彰为全省“抗疫工作先进单位”,通海县公安局纳古派出所荣获全省公安机关“爱民模范集体”称号。

2021年,全市公安机关将围绕为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创造安全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突出COP15安保维稳这一主线,全面整治社会治安突出问题,严打涉黑涉恶、涉枪涉爆、新型网络犯罪、跨境违法犯罪和“黄赌毒”“食药环”“盗抢骗”等违法犯罪活动,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玉溪建设。以改革创新和大数据智能化建设为动力,进一步夯实公安基层基础工作,提升法治公安建设水平,全面加强公安队伍建设,为实现公安工作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

【打印】【关闭
主办:中共玉溪市委政法委员会
制作单位:玉溪网 滇ICP备1000047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