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期间,民警、辅警维护考点秩序。

新平县公安局桂山派出所民警与网格员共商社区治理工作 苏献东 摄

通海县公安局四街派出所民警向巡防员分发“红袖标” 王朝玄 摄
近年来,玉溪市公安机关牢固树立强基固本战略思想,以“情指勤督舆”一体化警务实战模式建设为引领,以创建“枫桥式派出所”为抓手,将派出所工作全面融入党建引领下的基层社会治理,推动社区警务与社区治理深度融合,积极构建网格化服务管理“多网合一”局面,切实增强社会面治安防控整体效能,全力维护社会治安大局稳定,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
□ 黄华 文/图
玉溪市公安局“情指勤督舆”一体化警务实战模式、通海县公安局派出所“一室三队”警务改革、红塔公安分局高仓派出所“3+N”群防群治力量、华宁县公安局青龙派出所组建“青龙义警”联防队、红塔公安分局玉兴派出所专门针对医患纠纷成立“杨兴龙调解室”……在基层社会治安治理中涌现出的警务改革和创新工作方法,正在成为玉溪公安机关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的“玉溪实践”被不断推广复制。
警务改革
构建治安打防新模式
4月30日,玉溪市公安机关骑警队首巡启动仪式举行,百余辆铁骑集结列队,队员英姿飒爽、斗志昂扬。成立玉溪公安骑警队是深入贯彻市公安局党委关于“情指勤督舆”一体化警务实战建设和巡防一体化改革的要求、建立与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和基层治理体系相适应的现代警务运行机制、提升全市公安机关反恐防暴维稳处突和街面巡逻防控水平的创新举措。新的骑警队以市公安局情报指挥中心为龙头,以市局和分局巡特警为骨干,交警和派出所巡防力量共同参与,充分整合现有接处警警力,形成一支全新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队伍,主要承担玉溪中心城区街面巡逻防控任务。骑警队充分发挥摩托车机动性强、轻便快捷的优势,全面参与巡逻盘查、接处警、服务群众、警民联系、交通疏导、治安整治、应急处突、安全保卫等工作,更加快速高效预防和打击街面违法犯罪,提高公安机关社会面防控能力,以实际行动兑现“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庄严承诺。
当前,全市公安机关正在积极构建“情指勤督舆”一体化警务实战模式,初步建立起情报支援、信息融合、指挥调度、勤务运行、监督管理、舆论引导综合运行的警务工作新机制。“情指勤督舆”中心运行以来,大大提升了各项公安工作的效能。2020年8月24日,中心及时启动重大紧急警情支援,仅用45分钟就配合红塔警方抓获一名过失致人死亡的犯罪嫌疑人。2020年9月,中心运用大数据手段,成功破获易门县“9·11”特大盗窃保险柜案。
所有的警务改革,都是围绕“平安”二字,都是“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生动实践,都是促进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的一次次蝶变。
网格管理
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一名两岁的小女孩在新平县戛洒镇街头走失,派出所民警发现后,立即通过微信平台发给辖区所有治安网格员,很快就有人认出了小女孩,并联系到其家人。从发现女孩走失到找到家人不到半个小时,这是社会治安网络化管理模式发挥的“效益”。当前,我市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多网合一”组织优势,以社区警务融入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为推手,社区警务与社区治理深度融合。目前,全市709个村(社区)共划分为7300多个治理网格,各地公安机关结合“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和“枫桥式派出所”创建工作,动员、组织、领导网格员全方位参与基层社会治安防范和治理,切实增强社会面治安防控整体效能。
不断改进派出所警务模式,推广“一区一警”,一个警务室就是一个小小的派出所,把派出所建到群众家门口。社区民警由“下”社区向“在”社区转变,真正实现社区民警专职化。暂住在通海县秀山街道六一社区的务工人员张荣(贵州省纳雍县人)在社区警务室办理了暂住证。他高兴地说:“我已经在这里生活十多年了,以前办暂住证很麻烦,现在派出所(警务室)搬到这里,办什么事情都很方便。”
不断改进群防群治模式。红塔公安分局高仓派出所积极拓展整合群防群治“3+N”力量,有效吸纳辖区治保会、单位内保、保安三支力量融入基层治理,织密立体防控网,全力打造“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基层治理新样板,取得了18年无命案、2020年至今辖区八类案件和“两抢”案件为零、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达96%的优异成绩。
目前,全市已有2.6万余名网格员通过使用“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智能化平台”参与各项基础性社会治理工作。通海县公安局结合庆祝建党100周年安保工作,于近日再次发动全县5000余名网格员戴上“治安巡防员”红袖标,积极参与到保街护院、邻里守望、巡逻防控、预防事故、发现警情、协助破案中,共同构建起街面和社区无死角覆盖、无缝隙对接的“红色屏障”。
防范整治
确保平安和谐稳定
今年4月,新平县桂山街道的刘某某与古城街道的普某某因种植用水引发矛盾纠纷,且愈演愈烈。新平县公安局桂山派出所社区民警和网格员了解情况后,立即对现场进行仔细勘验。为避免双方矛盾进一步激化,民警将双方当事人召集到古城社区进行调解。经过耐心劝导,双方同意共用水源,并由普某某补偿2000元损失费给刘某某,至此矛盾成功化解。
今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突出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建立健全“警调衔接”“民调入所”“律师进所”等多元化解工作机制,完善命案倒查工作机制,最大限度把矛盾纠纷防范在源头、化解在萌芽、解决在前端,最大限度预防“民转刑”“刑转命”及其他暴力犯罪。上半年,全市社会矛盾纠纷化解率达84.98%,未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和个人极端暴力事件。
4月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启动扫黄禁赌专项整治工作,进一步净化社会治安环境,打好扫黑除恶源头治理持久战,持续推进“三查四告知一宣传”专项整治。各县(市、区)公安局通过每月、每周统一行动,对重点任务清单开展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公安机关共侦破涉黄刑事案件18起,刑事拘留和逮捕12人,查处涉黄行政案件142起,行政拘留136人,查处涉黄场所4家;共侦破涉赌刑事案件21起,刑事拘留和逮捕19人,查处涉赌行政案件177起,行政拘留48人,收缴赌资15.73万元。
积极推进智慧小区和“无发案小区”“无发案村(社区)”创建工作,落实防范主体责任,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形成社会面治安防控与社会基础细胞单元防范紧密衔接、整体防控的工作格局,积“小安”为“大安”,努力实现“矛盾少、风险小,秩序好、无发案,群众满意、关系和谐”的总目标。目前,全市共创建城市“无发案小区”66个、农村“无发案村(社区)”45个。
加强各行业安全隐患大排查,全面做好金融、电力、交通等重点领域的安全保卫工作,全市10个县级以上汽车客运站均建立了车站警务室。持续推进“三查四告知一宣传”暨COP15治安环境大整治工作。上半年,市公安局集中警力,先后对澄江市、红塔区、江川区等重点区域开展治安乱点整治。开展“护校安园”行动,市公安局、市教育体育局牵头制定校园及周边安全督导检查方案,上半年,全市公安机关出动警力7522人次,对1028所学校开展安全大检查。
民意引领
抓好服务群众“大工程”
玉溪是最早在全省设立“公安便民服务超市”的城市,依托“云南公安便民服务超市”“一部手机办事通”“网上户籍室”等“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平台,为群众办理户籍、交管、出入境等业务。全市公安窗口实行延时服务与错时服务制、预约服务制、上门服务制等便民服务措施,为特殊群众和行动不便人员提供服务。截至6月9日,通过“云南公安便民服务超市”为群众自助申领居民身份证9054证。按照自愿免费原则,全市先期试点推广应用旅馆业刷脸入住系统,让广大市民“刷脸”也可入住宾馆酒店,目前全市共有757家旅馆申领安装旅馆业刷脸入住设备。
“警察同志,我婆婆的身份证丢失了,请问要怎么办?”今年4月13日,家住峨山县甸中镇甸中社区的张大妈来到峨山县公安局甸中派出所向民警咨询。民警询问后得知,张大妈的婆婆已经90多岁,行动不便,在家卧床休养。当天下午,派出所民警和辅警带着相机等设备来到张大妈家中,为老人采集到合格的照片,顺利补办了身份证。
今年4月27日,红塔区高仓街道某汽车修理店一支价值万元的汽车喷漆枪被盗。十天后,高仓派出所民警抓获盗窃嫌疑人李某,将追回的喷枪退还失主张某。张某感叹:“真没想到民警把我这个小案子放在心上,让我感到特别温暖。”随后,他将一面印有“雷霆出击 破案神速”的锦旗送到派出所。
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自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全市公安机关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以群众对公安机关的企盼为切入点,通过走访慰问、警情通报、警民恳谈、警营开放和平安志愿者活动,积极落实为群众“破小案、办小事、解小忧、帮小忙、助小康”新“五小工程”,赢得了辖区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支持。
此外,公安机关还广泛走访民营企业,督促指导企业做好内部治安防范工作;主动深入娱乐场所、民爆企业开展安全培训;在全市范围内每月开展一次反电诈集中宣传活动,截至目前,全市安装“金钟罩”反诈小程序76.2万余人,受保护人数达110余万人;深入开展疫苗集中接种安全保卫工作,确保接种点秩序。
玉溪连续十次被评为全国“最安全城市”,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地市奖“长安杯”。群众说“生活在玉溪,很安全”,这是对玉溪公安工作最高的褒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