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空照明。

无人机警组进行交通管控。

现场拍照处理。
□ 通讯员 冯俊 文/图
“云F×××××号车,您已占用应急车道请立即驶离。”“前方车流量增加请保持跟车距离,谨慎缓行。”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昆磨高速玉溪段高峰期日均车流量达9万辆次,玉溪高速交警“空警”力量一经亮相,迅速成为山岭高速事故防控体系中的“科技尖兵”。
地空一体 全景管控效果明显
昆磨高速玉溪段是典型的山岭高速公路,临崖临水、弯多坡陡、雨雾频发。遇重大节点车流量成倍增长,日常事故防控和疏堵保畅难度较大。为弥补空中管控力量的不足,今年9月,玉溪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高速公路一大队正式组建无人机警组,警组由5名民辅警组成,配备了4套不同功能的无人机,担负着玉溪境内高速公路的日常巡航、警情处置、违法查处、疏堵保畅、安全宣传等职责。
作为无人机警组的负责人,高速公路一大队副大队长杨建明介绍:“今年国庆中秋假期,玉溪高速交警融合无人机远程控制、AI识别、定点巡逻、高空巡查、空中喊话、夜间照明等功能,进一步延伸了空中管控视角,取得了较好的运用效果。”
“从地面全方位管控到空中全景别巡航,通过‘地空一体、人机协同、智慧感知’的全场景覆盖,无人机为玉溪高速公路管控注入了强劲的科技动能。”高速公路一大队大队长陆鹏程说。
自动巡航 AI识别及时预警
警用无人机的优势在于日常巡逻中可识别6至8公里半径内交通事故、车辆拥堵、车辆抛锚、货物散落、天气变化、行人上高速等突发情况。无人机快速先期到达现场后,实时传送现场画面,并迅速与附近地面警组应急响应,指令其以最快时间赶到现场,及时处置、消除隐患。
同时,玉溪高速交警将无人机空中巡航充分融入地面警组快速反应机制中,如发生轻微交通事故或发现故障车辆时,无人机第一时间到达现场,通过空中喊话器,有效提示当事人采取“车靠边”“做防护”“人撤离”等安全措施,谨防二次事故。若车辆能移动的,喊话告知其到就近的服务区、收费站处置;不能移动的,指令就近警组出警处置。在科技力量的加持下,实现了“空中+地面”的立体化操作,快速反应处置能力明显提升。
“以前,遇到高密度车流时,通过对讲机通知指挥中心,现在无人机警组编入我们值守点,实时起飞巡查和快速干预很是便捷,效果明显。”国庆期间驻守在昆磨高速公路的辅警康国俊感慨地说。
空中拍照 现场勘查效率提升
通常情况下,处理一般程序交通事故时,现场图绘制工作大都由事故民警完成。有了无人机警组的加入,民警到达事故现场后,可通过无人机辅助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影像采集,快速绘制现场图,将勘查时间有效缩减至15分钟内,大大降低了二次事故风险和交通拥堵压力。
同时,针对高速公路常见的违法变道、占用应急车道、借应急车道行驶等交通违法行为,无人机警组通过“空中+地面”的模式拍照取证,并通知当事人到就近执勤点接受处罚,有效扩大了违法行为的宣传教育查处面。
高空照明 保障执勤人员安全
山岭高速公路夜间作业最大的风险莫过于天黑,以往处理夜间交通事故时,民警大都借助地面照明设备,无人机警组高空悬停灯的使用,有效解决了夜间照明不足的问题。
10月4日,昆磨高速125公里处发生一起大货车侧翻事故。为避免过往车辆长时间滞留,玉溪高速交警联合交通、路政部门和专业施救力量先行抢通道路,以最快速度恢复道路通行,再利用夜间车少时进行后续路面恢复工作。
“以前夜间施救,照明主要依靠车灯和手电,尤其是涉及车辆和货物吊装时,需要专门安排人打手电照明。这次在无人机照明下,不仅照射范围广、亮度足,还缩短了工作时间,为你们点赞!”参与此次施救工作的小方感慨地说。
近年来,玉溪高速交警在探索建立“提示、清患、应急、自救、保通”五位一体防控体系基础上先后推出“预警系统”“自救水箱”“无人机警务”等实用举措。小举措带来了大安全,玉溪高速交警将持续用心用情守护好这条平安坦途。
来源:玉溪日报 2025-10-28 A03版:三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