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帮老人找回遗失物品。
□ 通讯员 普松 文/图
秋风起,凉意浓。在这个需要暖意相伴的季节,元江警方以藏蓝为铠甲,以责任为底色,把守护悄悄融进每一缕晨光,于不经意间传递温暖。从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到书写一桩桩暖心警事,他们始终坚守岗位,用实际行动温暖着城市的每个角落。
晨光里的奔赴
10月26日6时许,晨曦微露,元江县城凤凰路某酒店对面的街头突然冒出滚滚浓烟。一个厨余垃圾桶意外起火,燃烧的杂物让火焰蹿至半米多高,刺鼻的焦味随风飘散,过往行人纷纷避让。
元江县公安局特巡警大队接到报警后,立即赶赴现场。经勘察,火势暂未蔓延至周边停放车辆。“大家往后退,注意脚下安全!”民警高声提醒,有条不紊地引导行人与非机动车绕行。队员们默契配合,熟练拔下灭火器保险销,对准火焰根部精准喷射,白色的干粉瞬间覆盖火场,仅用1分钟就将明火彻底扑灭。
随后,民警和队员们蹲下身,用工具细致清理垃圾桶内的余烬,反复检查确认无复燃风险后,才放心离开。
夜幕下的除险
10月27日19时,夜色渐浓,元江县公安局甘庄派出所值班室的电话突然响起。“警察同志,快帮帮我!我家鸡圈里钻进一条蛇,太吓人了,我都不敢靠近!”电话那头,报警群众声音颤抖。
接警后,民警迅速携带工具赶往求助群众家中。抵达后,民警详细询问蛇出现的位置与活动轨迹。随后手持强光手电筒,小心翼翼地走进鸡圈,沿着角落、围栏缝隙仔细排查,很快在一处木板缝隙中发现一条蜷缩着的眼镜蛇,其身体微微蠕动,透着危险的气息。凭借多年的应急处置经验,民警屏住呼吸,缓缓靠近,趁其不备,用捕蛇钳稳稳夹住蛇头,迅速放入事先准备好的铁笼中。
为避免眼镜蛇再次闯入居民区威胁群众安全,民警在检查确认蛇无受伤情况后,驱车前往远离居民区的自然山林区域,将蛇放归自然。
深夜里的守护
10月28日23时,一位满脸焦急的老人匆匆推开太阳城广场旁警务室的门,哽咽着说:“同志,我的包和手机不见了,你们能帮我找找吗?”
见老人情绪激动,民警立即上前搀扶老人坐下,轻声安抚道:“大娘,您别着急,慢慢跟我们说说情况,我们一定尽全力帮您找回来。”待老人情绪平复,民警细致询问了丢失物品的特征,以及老人在广场散步、休息的具体路线和停留位置。随后,民警带领队员拿起手电筒,按照老人描述的路线,对广场展开“拉网式”搜寻,从石凳下到草丛中,从健身器材旁到步道角落,不放过任何一个地方。
半个多小时后,一名队员在广场西侧的石凳下方发现了一个深色的包,打开一看,里面的物品与老人描述的完全一致。当民警将失物递到老人手中时,老人激动得连连道谢。民警笑着回应:“大娘,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以后出门记得把包贴身背好,夜间出来最好有家人陪同,这样也能多一分安全。”
暖阳下的救助
10月30日12时许,阳光温暖和煦,两名热心群众捧着一个纸箱,脚步匆匆来到元江县公安局环食药侦大队值班室说:“警官,我们在路边捡到一只受伤的鸟,可能是保护动物。”
民警接过纸箱,小心翼翼地打开。纸箱内,一只羽毛鲜艳的鸟静静卧着,眼神中透着几分虚弱,它的喙细长尖锐,外形酷似啄木鸟,但右侧翅膀明显耷拉着,无法正常展开。随后,民警对两名群众主动救助野生动物的行为给予高度赞扬,并根据鸟类的外形特征,初步判断这是国家“三有”保护动物戴胜。
为了让这只受伤的戴胜得到专业救治,民警立即联系县林草局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很快便赶到现场,经过细致检查,确认戴胜的翅膀存在明显外伤,暂时丧失了飞行能力,需要进行专业的伤口处理和一段时间的喂养照料,待身体恢复后才能回归自然。
“请放心,等它羽翼恢复健康,具备野外生存能力后,我们会挑选合适的自然环境,将它放归野外。”县林草局工作人员说。至此,一场跨越警民、连接公安与林草部门的动物救助接力,画上了温暖的句号。
从晨光中的火情处置到夜幕下的蛇患排除,从深夜里的失物寻回到暖阳下的动物救助,民警的身影出现在群众需要的每个地方。这抹藏蓝,是街头巷尾的“平安符号”,是群众心中的“定心丸”,更是这座城市最温暖的守护力量。
来源:玉溪日报 2025-11-06 A06版:六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