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华宁长安网 >> 三大建设 >> 平安建设
“跑起来”的警务室
——盘溪派出所服务群众“零距离”
2024-10-17 09:17:16

0

到市场开展宣传。

地处三乡两市交界处的盘溪镇是华宁县柑橘种植主要乡镇,自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开展以来,华宁县公安局盘溪派出所主动践行“主防”职责,坚持以建设新时代“枫桥式”派出所样板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创新警务工作模式,设立“流动警务室”,由以往“有困难找警察”的被动接警模式转变为送服务上门的主动预防警务模式,成效明显。

□ 通讯员 张红润 黄振宇 文/图

每年夏秋季节,华宁县盘溪镇辖区柑橘交易火热,外来人口剧增,各类矛盾纠纷也随之多发频发。盘溪派出所主动担当作为,将服务阵地前移,真正做到服务群众“零距离”。

服务“零距离”

盘溪派出所将一辆警车定为“流动警务室”,车上装有宣传手册、急救药包、宣传大喇叭、饮用水及备用雨伞,在开展普法宣传、咨询服务及群众救助时,能及时帮助群众。

结合辖区特点,盘溪派出所将警车分布到人员密集、外来人口较多和矛盾纠纷突出的区域,在街面、分果厂、娱乐场所等地开展巡逻防控、矛盾调处等工作。随时随地接受群众报警求助,把一些苗头性、倾向性的风险隐患排查化解在萌芽状态,守护群众的合法权益。

辖区群众发现,“流动警务室”能够到街面、到村庄、到田间开展工作,是因为盘溪派出所充分履行“主防”职责,以“百万警进千万家”为抓手,由日常的被动接警、到所办理业务模式转变为主动靠前贴近群众,为行动不便的群众上门办理业务,到柑橘地里调解群众纠纷,便民服务站设到了群众家中、田间地头,实现了服务更靠前、化解更提前。

9月10日,辖区群众普女士到户籍室反映:搬家的时候其父普某某的身份证不慎丢失了,父亲90岁高龄,常年因病卧床,行动不便,现在又急需身份证办理一些业务,询问民警能否帮助其父亲办理身份证。“没关系,不用着急,我们可以上门办证。”当天下午,民警便驾驶“流动警务室”带上相机等设备来到普某某家中。由于普某某不能久坐,民警就耐心地一遍遍帮助他摆正姿势,引导看镜头。拍摄完毕后,民警还贴心地将照片拿到普某某面前,让他挑选一张自己满意的。业务办理完后,普女士拉着民警的手深情地说:“真是太感谢你们了,帮我解决了这个大难题。”

反诈“急先锋”

为提升辖区广大群众的反诈防骗能力,构建“全民反诈”工作格局,盘溪派出所充分发挥“流动警务室”工作优势,多举措开展普法、反诈宣传。

“流动警务室”在外开展工作时,循环播放反诈口诀和身边被骗案例,警示群众增强反诈意识,以防被骗。

在人员密集区域,“流动警务室”警灯闪烁,民警在警车旁开设普法咨询台,发放反诈宣传资料,帮助群众安装注册“国家反诈中心”App等,进一步提升群众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意识和能力。

平安“守护者”

根据夏季夜间治安特点,盘溪派出所将“流动警务室”摆放到街面,通过宣传大喇叭,用方言和普通话穿插播报的方式,提醒夜市摊、酒吧、KTV等场所群众遵法守法,谨防被骗,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下街社区居民李女士说:“以前一到水果交易季节,我家南门这里外来人员特别多,晚上闹哄哄的,还经常堵车。今年不同了,有你们的‘流动警务室’来回疏导、巡逻,秩序一下子就好起来,以往乱停乱放的车辆也不见了,我们在家门口听见你们大喇叭传出来的声音就觉得特别有安全感。”

盘溪派出所的“流动警务室”不只是警务工作的创新,更是完成新时代人民群众的期盼。该机制运行以来,开展巡逻防控30余次、普法宣传15场次,化解矛盾纠纷40余次,救助群众18人,主动上门服务6次,在有效维护辖区社会治安的同时,还为群众排忧解难,收获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编辑:王一婷
关闭
主办:中共玉溪市华宁县委政法委员会
运维:玉溪网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