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华宁长安网 >> 以案说法
添加微信好友需谨慎 天上掉的不是馅饼是陷阱
2016-06-02 09:53:30

近年来,微信作为一种社交工具,在方便和丰富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引发诸多犯罪。近日,华宁县公安局宁州派出所接连接到2起报案,均系被微信好友诈骗案件,损失共计13.58万元。

2015年11月,华宁县宁州街道办的朱某在微信上通过附近人添加了一个叫“往事随风”的好友,之后便经常电话联系。“往事随风”自称是上海利民房地产公司的人,公司有扶贫项目,有困难可以找他。朱某说在穷山村缺钱,“往事随风”马上说可以帮她争取到50万元的支票,并且把支票的照片发给朱某看。随后,“往事随风”叫一个自称吴永平的法律顾问和朱某联系,以交税费、公证费为由骗走朱某1.3万元。

今年1月31日,一个微信名叫“诚信如金”的人申请加华宁林某的微信,其自称是上海人,叫李强,是来华宁出差的,用摇一摇的方式发现林某,便申请添加了。添加为微信好友后,两人经常通过微信聊天,李强告诉林某,其是上海一家房地产公司的负责人,老婆死得早,还经常在微信上对林某嘘寒问暖,两人就像朋友一样。2月7日,李强打电话给林某,称其公司每年为了减免国家税收,都要向红十字会捐一笔慈善款,那笔钱由他支配,今年他认识了林某,就想把钱捐给林某。李强宣称捐款有35万元,通过争取可以达到50万元。林某相信了,还用手机将自己的身份证照片发送给对方。2月15日那天,李强打电话给林某,称事情已经办下来了,有些资料需要林某签名,他正在从上海来华宁的路上,还发了上海、昆明机场的定位图给林某看。2月16日,李强打电话给林某,称其已经在华宁了,并发送了华宁大酒店的定位图给林某,李强说在捐款没有到之前两人不能见面,得由律师办理,并发了一个律师的电话给林某。过了一会儿,自称姓冯的律师打电话给林某,之后冯姓律师以需要交纳公证费、风险金、启动资金为由先后骗走林某共计12.28万元。汇了钱后,冯姓律师、李强的电话便再也打不通,林某忙到华宁大酒店查询叫李强的人的住宿信息,结果查无此人,林某方才意识到被骗。

警方提示:不要轻易添加陌生微信好友,不要轻易向陌生人泄露自己的身份信息,突出其来的馅饼很可能是陷阱。 (张瑜)

编辑:李海燕

编辑:李海燕
关闭
主办:中共玉溪市华宁县委政法委员会
运维:玉溪网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