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华宁长安网 >> 政法园地 >> 政法风采
11年“不出门”的警察
记华宁县公安局指挥中心民警李永林
2014-01-09 15:15:23

 

李永林向群众耐心询问报警情况

  110是什么?是群众的保护神!“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110。”这是群众对公安110的最高褒奖。在很多人眼里,110报警服务台工作轻松单一,没有压力。其实不然,当你走进110接处警大厅就会发现,这里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没有硝烟的战争。华宁县公安局指挥中心民警李永林从事110接处警工作11年,虽然是“不出门”的工作,但他“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11年来,他始终坚守岗位,任劳任怨,从不叫苦叫累,带着对群众的深厚感情去处理每一起警情,以实际行动赢得了报警人、同事的尊重和肯定。

   良言一句三冬暖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半句夏日寒。”这句古训一直被李永林记在心里。“你好,华宁110,有事请讲”、“别着急,我们马上派民警来帮助你”、“很抱歉,这个问题不属于我们工作职责范围,但我们可以帮你联系相关部门,同时请你向x单位求助”……这些是李永林在110接处警工作中常说的话,每天要重复成百上千遍,他从来不觉得厌烦。他深知110报警服务台是连接公安机关和人民群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他时刻警醒自己的一言一行,做到精神饱满、文明接警,认真接听每一个报警求助电话,让群众在危难之际感受到公安机关的温暖。

  去年4月24日,醉酒男子张某拨打110报警称:“我在宁阳路口被三轮摩托车撞伤,摩托车已经跑了,你们管不管?”报警人情绪十分激动,且话语“带刺”。李永林对报警人说:“你的伤势如何,是否需要120,如果需要我可以帮你联系。”一句话拉近了与对方的距离,报警人的情绪得到了缓和,积极配合民警开展工作,为民警查找逃逸摩托车提供了重要线索。

  李永林在指令派出所出警时最爱说的一句话是:“你们辛苦了,麻烦你们去处理一下。”不但基层民警乐于接受,而且在无意间增进了同事之间的感情和友谊。

  一棵草可以折射出春天的温暖,一滴水可以反射出太阳的光芒。李永林的点滴工作折射出的是一名普通110民警和百姓之间水乳交融般的感情,他以自己的行动诠释“人民警察为人民”的铮铮誓言,通过工作播撒春色满园。

  百姓冷暖总关情

  110接处警工作天天和老百姓打交道,每一个报警电话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李永林在工作中,对全县地形、地名、村名熟记于心,熟记市局指挥部门、巡逻大队、各派出所及周边县区警情电话,细心研读110接处警工作规范及相关法律知识,不断提升接处警调度水平和指挥艺术,在接处警中提高工作效率,争分夺秒,抢抓战机,为基层民警现场处置提供宝贵的时间和信息。

  2009年12月31日中午,群众拨打110报称:“弥勒县五山乡鱼他得村民房着火,请出警救火。”李永林接警后并没有直接告诉报警人此警情不属于华宁县公安局管辖,而是经请示局领导后,向弥勒县公安局指挥中心通报警情,并及时指令本局盘溪派出所出动消防车救援。弥勒县消防人员赶到时火势已被控制,由于灭火救援及时,火灾未造成人员伤亡,抢救财产3万余元,把受灾群众的损失降到了最低,受到群众好评。

  11年来,李永林共受理各类报警电话5万余个,其中有效报警求助5125起,及时有效指令相关警种、联动单位进行处置,提供破案线索56条,提供群众咨询1586次,完成每月、每季度接处警情况分析176期,制作警情类报表132份,编写110信息166期,为领导决策提供了大量依据。

  群众经常说:“群众看公安,首看110;110电话无小事,百姓冷暖总关情。”在李永林看来,这是工作责任心和事业心的问题,对每一起警情都做到报警人未讲到的要问到,报警人讲不清的要提到,从中提炼出案发时间、地点、人物、事由、经过、结果、报警人姓名“七要素”,为科学指挥调度提供有力支撑。

  110报警服务台工作平凡琐碎,没有动人心魄的危险情境,没有惊天动地的浴血奋战。作为华宁县第一批110接警员,李永林在这个看似简单机械的工作岗位上,始终如一地履行好自己的职责,11年来没有因言辞不当给报警人带来失望,没有被群众投诉过一次。

编辑:李海燕

编辑:李海燕
关闭
主办:中共玉溪市华宁县委政法委员会
运维:玉溪网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