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华宁长安网 >> 政法园地 >> 政法风采
胡绍良:接处警工作的能手 化解矛盾的“消防员”
2021-01-12 15:27:49

典型就是旗帜,榜样就是力量。公安英雄模范的先进事迹彰显了人民公安对党和人民忠诚的政治本色,诠释了公安民警不惧艰险、舍身忘死、英勇顽强的崇高品格,展现了新时期人民警察的光辉形象。

派出所接处警工作是公安机关与群众联系最紧密,最能体现民警综合素质的一项工作,随着110接处警工作日益深入人心,人民群众也更加熟知与依赖110。华宁县公安局宁州派出所的接处警民警胡绍良对此深有感触,在他多年接处警过程中遇到过很多事、很多人,最终事情总能解决掉,秘诀就在于“快接快处”,争取现场就“结案“,充当化解矛盾的“消防员”。

1

宁州派出所地处华宁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基数相对较大,社会治安形势日趋复杂,警情较多。2019年以来,宁州派出所共接警情2170起,接处警量在业务工作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每一起警情涉及到社会方方面面,很多治安事件或者是纠纷,都是由社会法制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多种不平衡导致的,一旦处置不当,极有可能造成社情、舆情危机,增加社会不和谐因素。“基层城区派出所接处警工作任务繁重,有限的力量一定要发挥最大的作用,快接快处,确保每次处理都产生效果并追求效率,能够让我们的警力发挥更大的作用。”胡绍良说。

2

2019年8月25日,派出所接到王马社区王马村孙某某报警称村子里有人堆化肥在她家门前引发矛盾,要求处理。胡绍良立即和处警人员赶到现场,经了解,是孙某某的邻居修建化粪池占用了沼气池门外公共用地,两家各不相让发生纠纷并扯打起来。

根据现场了解的情况,胡绍良判断此次警情属于邻里纠纷,调解起来并不难,若是不当场处理矛盾可能会僵化,并会牵扯更多的警力处理。于是胡绍良联系村组干部到现场,就两家的事情进行调解处理,经耐心细致的工作,两家当场同意相互退让,事情就这样平息下来。

3

2019年12月5日,辖区宁州一号小区群众报警称:“有人拿刀杀人了。”胡绍良接报后火速赶赴现场,在途中他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如果真是发生命案并且嫌疑人还在现场,一定要冷静处理,确保群众和同事的安全。所幸到达现场后发现这只是因家庭矛盾引发的争吵打架,并非杀人。经了解,原来是夏某与女婿发生纠纷吵打,双方在现场情绪激动,互不相让,才报警说“杀人”。经胡绍良耐心做工作后,双方情绪平复,握手言和。“在接警中,很多群众为了让民警快速到达现场,往往会把事情夸大,就像打架要说杀人,打伤一个要说打到一片,我们也理解群众的心情,但有时候会误导我们的判断,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烦。”胡绍良无奈的说。

胡绍良在长期的接处警中积累了经验:辖区警情一半以上都是矛盾纠纷引发的,接警后一旦发现是纠纷类案件,首先组织力量或要求增援,将矛盾产生的诸如围观、交通堵塞等情况排除,然后判断矛盾的种类,明确是否由公安机关处理。如果是,他会以法说事、以理服人,获得报警人或矛盾双方信任,把事件能当场调解或处理掉的,当场解决。如果纠纷不是公安机关所能干涉和处理的,他会明确告知双方申诉和处理的途径,并声明一旦涉及治安问题,双方都要受到处理反而会耽搁各自的事情。这样,在工作中尽量争取在现场平息事端,以免发生更为严重的情况。

4

当然,接处警工作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一次,胡绍良接到报警称:有一70多岁的老人在信用社大厅闹事。接警后,胡绍良与接处警人员立即前往处置,到达现场后发现闹事的是辖区孤寡老人、“五保户”李某到信用社大厅柜台取款,因账户上已经没有钱,工作人员无法取款,老人便不听解释,大厅吵闹起来。了解情况后,胡绍良向老人解释事情情况,老人不听,反而破口大骂起来,说胡绍良与信用社勾结一起骗钱。胡绍良心里很委屈,想着苦口婆心地劝说对方不领情也算了,还说出这么难听的话。

“本来我都想不管了,可看老人也是可怜,也没有子女照顾,还是想办法帮帮他。”等老人发泄完心里的怒火,胡绍良自掏腰包买了点糕点和生活用品送给老人,这才把老人送回了家。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还有身处险境的情形,都被胡绍良一一化解了,他凭借着与时俱进的执法理念,在处警中态度和蔼,举止规范,以为民服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严格执法,尽职尽责,至今为止没有一起处警警情被投诉过,也未受到过任何不法侵害。

5

善于做群众工作是基层派出所民警工作的法宝,特别是接处警民警,掌握一定的处警的方法与技巧,不仅能体现公安机关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决心,更能展现新时期公安民警综合素质的提升。胡绍良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耕耘着,在实践中不断摸索着,在接处警工作中全力为辖区群众“帮小忙”、“办小事”、“解小忧”,为辖区的平安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

编辑:禹露
关闭
主办:中共玉溪市华宁县委政法委员会
运维:玉溪网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