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红塔区法院探索打造“123”工作模式,通过提供“一厅”通办的诉讼服务,实现线上、线下“双渠道”信息互通,聚焦“三方”着力多元解纷,推动矛盾纠纷化解提速增效,全力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司法需求。
“一厅”即诉讼服务大厅。“一厅”融合了立案登记、诉前保全、查询引导等近20项诉讼服务职能,引入银行、邮政等机构驻点办公,协同办理诉讼费缴退费、文书送达事务,实现高效服务。同时,加强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平台的运用,“掌上诉服”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正向诉服体验。落实“调解员常驻、法官轮值”制度,解纷效率大大提升。
依托“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在线调解”“在线保全”等信息化平台,实现线上、线下立案服务功能互通,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当事人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随时随地进行立案、案件进展查询、参与调解等操作,切实提高诉讼效率。2025年截至9月26日,通过线上申请、窗口办理、邮寄材料等方式共受理各类案件15773件。
在诉讼服务中心显著位置摆放文书示范文本,同步提供已推广应用的67类纠纷类型电子版下载二维码,引导当事人自行下载对应的模板进行填写。配备智能辅助设备并在立案窗口提供空白要素式诉状,引导当事人通过勾选、填空等方式完成信息填充,确保事实理由填写充分,诉讼请求清晰明确,更好保障其诉讼权利。
坚持严格依法立案与深化多元解纷一体落实,能调尽调、应立必立、简案快审、实质解纷。引导当事人优先选择调解方式解决纠纷。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置程序分流员,规定时限内调解不成则转入审判流程。
用好特邀调解队伍,开展要素式调解,探索“示范诉讼+调解”模式,对于系列案件,引导当事人参照示范案件化解纠纷,实现“化解一件,终结一片”的良好社会效果。2025年截至9月26日,先行调解成功案件1338件,特邀调解组织自主诉外调解成功2118件。
融入网格化管理多元共治新模式,协同人民调解等多方力量共同开展工作,延伸解纷触角。在综治中心设立速裁法庭,推动调解先行,凝聚解纷合力,防止纠纷轻易成讼,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实现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提升基层治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