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市红塔区紧盯“三下降一扭转”工作目标,按照“14678”的工作思路,坚持普法为民,整合资源力量,注重普法效果,以“内容+渠道+形式+场景”多维创新普法,助推深化普法强基提质增效,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社会氛围,不断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一盘棋”统筹协调推进,跑出普法“加速度”
制定《红塔区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十条措施》,注重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普法活动,树牢“一盘棋”思维,整合多方资源力量,建强区级专项普法工作队、普法专员队、普法专业队、扎根基层普法队4支专业普法队伍,细化工作任务,明确工作措施和责任部门,做到既有“战略图”,又有“路线图”和时间表,4支队伍挂包辖区单位、学校、乡街道、村社区、企业,每月一主题多形式开展普法宣传;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百名干警进千村”,当好治安防范“组织员”、矛盾纠纷“调解员”、情报信息“采集员”、法律政策“宣传员”和便民利民“服务员”,架起了警民连心桥;教体局组织教职人员“千师访万家”,促进家校衔接、以一个孩子带动整个家庭尊法守法、学法用法。
“一整套”推行普法机制,筑牢普法“保障网”
聚焦6类重点区域、7类重点人员,8大重点行业领域,按照“不漏一人”的要求,紧紧抓牢“谁执法谁普法、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这个“牛鼻子”,建立健全党委领导、全员参与、部门单位各负其责、工作纳入法治、平安建设考核的运行机制,打造“专职+兼职”、“专家+专业”、“社会+志愿”普法队伍,建立普法工作“人才库”,将普法责任与基层社会治理相结合,实现基层综合治理资源共享,理清“责任清单”,对照工作职责,明确“谁来普”,对重点群体和重点人员建库跟踪普法,实行“点单式”“一对一”“多对一”精准高频的普法宣传,开展重点人群精准普法率达100%,推动普法与基层综合治理工作从“小独唱”向“大合唱”转变。
“一股劲”打造经典品牌,推动形成普法“高热度”
专项行动以来,红塔区在采取投放标语、摆放展板、学法考试、学法五进、普法宣讲等传统方式普法的同时,积极探索创新普法新模式,采用“三全一细”菜单式普法、线上普法宣讲、“花灯歌舞系列”普法文艺汇演、“百名干警进千村”“千师访万家”等集中式、地毯式、插针式普法,越来越多的普法新模式为法治建设赋能增效。充分运用网络新媒体平台,有效融合法治宣传阵地,将贴近百姓民生的法律常识宣传到家门口,收集法治宣传资源8大类28项,在“享红塔”APP开设“红塔区法宣资源库”,开设《普法强基·青年有为》专栏,发布普法宣传内容,为全区普法宣传提供全面、多元化的线上资源。区妇联组织妇联干部、妇女群众、妇联执委等开展“妇女普法暨婚育新风”线上普法宣讲系列活动,让普法宣传搭上网络快车,提升普法覆盖面。充分发挥花灯歌舞民俗节日聚人气作用,乡(街道)发挥网格联动优势,联合多部门组成文艺队开展“花灯歌舞系列”普法文艺汇演进村组、进社区,将普法内容融入花灯歌舞中,歌声悠扬、旋律欢快、围观群众多,使普法宣传更聚人气。利用“米线节”开展流动宣传普法,普法队伍以流水线形式紧跟“米线节”脚步走遍每一个社区和村落,热闹的节日氛围提高了普法效果,实现了法律“刚”与民族文化“柔”的有机结合。充分利用特色普法宣传阵地,辖区内建成法治宣传栏823块,流动宣传展板814块,设立“青花普法轩”,首推“三全一细”菜单式普法。公安机关“巡逻+普法”两手抓,两手都硬气;盘活银行、社区、学校、企业“四普”宣传思路,打出反诈组合拳。司法部门组建“第五支普法队”即律师宣讲团,开展“普法强基·律动玉溪”送法服务活动;在学校、社区多地设立法治文化园,让普法走进群众日常生活。法检系统用好普法+,以模拟法庭的方式在校园演绎真实、紧张有序的释法宣传;邀请相关单位和人员旁听庭审,开设最生动的法治课堂,提供最鲜活的普法教材,让法治种子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