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警对幼儿园安保人员进行技能培训
民警带领志愿者开展巡逻
为破解社会治理难题,玉溪市公安局红塔分局牢牢把握“枫桥经验”的核心内涵,紧紧依靠群众,创新以治保会为龙头的群防群治模式,实现群防群治建设正规化、规范化、多元化、信息化发展,走出一条群防群治力量协助公安机关开展社会治理的新路子。2017年以来,全区群防群治队伍共收集上报矛盾纠纷信息6742条,排查调处矛盾纠纷4912起,协助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2681人,取得了刑事案件连续6年下降的可喜成绩。社会防控成效明显,辖区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明显提升,为全市连续8年入选“中国最安全城市”并荣获“长安杯”作出积极贡献。
组织保障正规化
截至目前,红塔区实现全部治保主任专职化,每个社区组建专职治保联防队。全区共建立104个治保会,设置104名专职治保主任、416名专职治保联防队员、1128名治保会成员;建立250支6700余人的群防群治队伍。每年由区财政局、乡(街道)、社区出资落实人员待遇。治保主任每月工资除财政统一拨付外,参照“三委”成员标准,享受社区补贴待遇;专职治保联防队员每月工资不低于2000元;治保主任、专职治保联防队员每年按2000元标准配置个人服装、装备,并每年为每人购买一份不少于20万元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工作机制规范化
在各乡(街道)设立联合指挥部,明确派出所对治保会、联防队的日常调配及指挥管理等工作,形成“党政领导、公安主导、社会协同、人人参与”的工作格局。制定《红塔区基层治安保卫委员会工作评价办法》,依照“社区推选、公安审核、街道批准”的原则,明确治保主任人选最终由派出所确定,把能做事、会做事、敢干事的人员选拔到治保主任岗位上来。制定《治安保卫委员会工作职责》《社区巡逻防范工作规范》等,把防控力量向案件高发时段和区域倾斜,逐步实现从单打独斗向专业化运作转变。对在维护治安,打击、制止和预防犯罪中表现突出的群防群治成员及公民进行补助、奖励;对先进典型,加大宣传力度,发挥榜样效应。
创新治理多元化
在人员聚集、治安复杂重点场所设立32个警务室,形成24小时值守的常态化巡逻防控工作格局;设立以社区民警命名的样板调解室14个,零距离服务群众;在重点单位和行业场所建有114个治安执勤点,在强化内部安保的同时兼顾街面治安防范,极大地震慑犯罪,实现防范“双赢”。
动员辖区群众、治安志愿者、村(社区)干部、治保会成员、行业场所人员等积极参与群防群治工作,形成邻里守望、互防互联、协作共防、覆盖全辖区的群防机制。
根据辖区治安实际,创新“多元共治”“多位一体”的社区自治管理模式,积极协助公安机关开展治安巡逻、法治宣传、矛盾纠纷调解、重点人员管控等工作。2017年以来,群防群治力量参与巡逻防控12470次,开展检查9856次,盘查可疑人员3589人,帮教各类违法人员2173人次。
群防群治信息化
红塔公安分局自主开发了群防群治手机App,搭建起公安机关联合群防群治力量的工作平台,把工作延伸到社区、楼院、村组及广大群众中,实现了工作指令、采集上报、紧急报警、法治宣传等“一键互通”。App投入使用三个月以来,共收集信息28732条,其中社情民意124条,成功预防群体性事件6起。
创建派出所、行业场所人员参与的旅店业、加油站、物流寄递业、金银首饰加工业等多个管理、服务工作微信群,用手机织起一张覆盖全辖区的信息收集网。
步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红塔公安分局将在市公安局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实践、不断创新、不断发展,开创群防群治工作新格局,努力打造红塔模式,共筑幸福和谐家园。
(潘相宇/文 师莹 潘柏霖/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