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点,有小偷!”2022年10月5日22时2分,玉溪市公安局红塔分局情报指挥中心接警。3分钟后,街面巡逻力量截停嫌疑车辆,5分钟成功控制车上4男1女,这是玉溪市公安局红塔分局落实“双快”反应机制以来“红塔速度”的一个缩影。
10月以来,玉溪市公安局红塔分局按照省厅、市局关于启动重大敏感警情快接快处警务机制试点工作决策部署,在“情指勤督舆”“情指巡防一体化”“交巡所融合”等勤务改革基础上,立足全面提升重大敏感警情快接、快处“双快”能力水平,紧紧围绕科学规划区域、动态调整勤务等重点关键环节,以钉钉子精神抓实“双快”工作。
设置35个快反区域
红塔分局将全区62.83平方公里的中心城区划为“3大巡区、9大网格、26条巡线”,将警力科学投入网格之中。形成相互补位、相互策应、相互支援的防控格局。将巡特警大队150名警力和市局巡特警支队下沉的50名警力投入街面,整合街面PTU、巡特警接处警单元、骑警、交警、派出所巡逻车等警力,形成叠加响应,每平方公里警力达到4.7人,支撑“双快”警务机制落地见效。同时按照警务岗亭辐射500米、执勤点辐射50米、守望点辐射5米的“围控”模式,优化设置“1、3、5”分钟“双快”区域,确定35个快反区域,其中1分钟5个、3分钟10个、5分钟20个,形成分局巡特警防控网、派出所基础防控网等“多网叠加、层层递进”的布警模式。
“宁可有交叉、不能留缝隙”是红塔分局的坚持的布警原则,通过警力叠加,突出“反恐处突、巡逻震慑、快速反应、联动支援”职能,确保重大敏感警情快速处置、快速增援,形成快速联动响应,红塔分局负责人介绍。
“双快”警力24小时高效运转
红塔分局立足科技支撑,建设可视化指挥调度平台,落实“智能化、扁平化、可视化”指挥要求,加大街面警力前端感知设备保障力度,配置信息化单警装备,配齐“车载视频终端”9套、“和对讲”360套、“350MHz集群无线通讯系统”310个、“4G执法记录仪终端系统”300个,街面警力全量上图,实现“可见、可视、可调”的作战要求。充分运用指调平台,在接处警过程中,紧盯“接、调、出、处”四个环节,实时查看执法过程,全流程闭环监督,确保“工作到位、警力到位、措施到位、执行到位、效能到位”。同时健全首调责任制,落实“一键调度”指挥原则,实行先受理、再移交的工作制度。通过情指、情勤、情行“三位一体”运行,形成就近调警、快速出警、专业处警,梯次联动响应、多警合成作战的工作局面,建立“一警二派、一警多派”调警模式,实现指挥从人工调度升级为智能化、可视化、扁平化调度。紧盯报警接通率、首调成功率、出警反馈率三个环节,发挥情指中心大厅指挥调度岗、情报研判岗、勤务监督岗等8个岗位职能作用,全时空、无死角支撑街面“双快”警力24小时高效运转。
充实基层,最大量屯警街面
为确保基层有足够警力,红塔分局最大量屯警街面,在前期抽调94名警力充实派出所的基础上,再抽调40名机关警力下沉一线,进一步压实基层巡逻防控工作。同时融合群众力量,广泛发动网格员、治保会、治安积极分子等群防群治力量参与到巡逻防控中来,让红袖标在城乡社区飘起来、动起来,共同对重点部位场所开展社会面巡逻发防控。此外按照“缺什么补什么、要什么学什么”原则,抽调骨干力量,开展了“双快”、指调平台应用培训,通过组织各部门、派出所进行“红蓝对抗”、送教上门、以练代训等多种培训方式,检验预案、磨炼队伍、提高效率,促进机制磨合、业务咬合,发现短板不足,提升各部门、各警种实战应对能力和处置能力,促进街面警力实战素养提升,缩短反应过程的“每一秒钟”。
据统计,工作推进以来红塔区治安状况持续向好,接处警首调成功率由95%上升至100%,街面力量快反率由85%上升至95%,全区刑事、治安警情下降20.32%,可防性案件同比下降21%,两抢、盗窃、打架案件均呈下降趋势。初步实现“社会面见警率提升、治安控制力提升、应急处置能力提升、警情现场处结率提升”的工作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