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高大营街街道人民调解工作的质量和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能力,强化对刑释人员、社区服刑人员等重点人群的教育管理,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大营街司法所“三项举措”,认真开展以“两类人员”管控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
一是加强调解员培训,提高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能力。为发挥人民调解化解人民群众矛盾纠纷第一道防线作用,促进人民调解规范化建设。司法所组织辖区人民调解员开展四季度培训,通过引用具体案例,讲述了应该如何更好地进行人民调解工作的方法和技巧,并强调各调委会和人民调解员要将培训所学融入到调解中,运用新方法、新思路,积极化解矛盾纠纷,开展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在培训过程中对调解员们提出的相关法律问题进行解答,从而使人民调解员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和相关政策法规,以更好地化解群众矛盾纠纷,实现矛盾不上交。二是健全和完善社区矫正和刑释人员管控教育衔接工作机制。由司法所牵头健全完善社区矫正和刑释人员安置帮教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进行情况通报制度,与街道派出所定期召开一次联席会议,确保能够及时加强沟通协调,通报社区服刑人员、刑释人员管控教育工作情况,有针对性的协调配合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司法所与派出所应每月核查核对一次社区服刑人员信息,实现信息数据互联互通、业务协同。另外,针对社区矫正和刑释人员可能发生的托管、参与群体性事件、实施极端暴力犯罪、非正常死亡等情形制定应急处置预案,做到预防有力、处置迅速、应对有效。三是定期召开矛盾纠纷预判研习工作会。每个季度召集各社区、各相关部门开展近期矛盾纠纷研判会。对近期社会矛盾纠纷、热难点问题进行摸排,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及时研判。研究制定解决方案。
编辑:王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