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红塔长安网 >> 政法园地 >> 政法风采
“老王”的成名路
2014-10-31 09:38:25

走进工地宣传法律法规

  “老王!”走在红塔区康井社区的大街小巷,时不时便能听到这一呼喊。顺着声音看去,面带笑容的中年民警正在快步走来,让人不禁要问:一位社区民警怎么就成为康井的明星了?

  康井社区隶属玉溪市红塔区李棋街道。近几年,随着玉溪城市建设的不断加快,土地征用与利益关系所引发的矛盾在这个1.92平方公里的社区内时有发生,康井社区的出警处警数也随之增加。面对人多、事多、问题多的现状,要如何保证辖区案件不增多、矛盾不增多,民警“老王”迎难而上,下社区、进工地、拉家常、做工作……日子久了,他也成了康井社区人人熟知的“老王”。

  “老王”是谁?

  “老王”究竟何许人也?老王本名叫王红明,现年45岁,现任玉溪市公安局红塔分局李棋派出所康井社区的社区民警,从警25年来受到通令嘉奖8次,先后获得玉溪市严打先进个人、红塔区优秀政法干警、红塔区优秀社区民警等荣誉称号。

  被问起这个社区明星是如何“炼成”时,老王想了想,没有直接回答,只是说起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社区民警就是要管好小事,小事管好了就不会出大事,对群众反映的每一件小事,都要认真对待,热情帮忙。”

  “老王”是个急性子

  王红明初到康井社区时,辖区只有两位60岁左右的联防队员。老王性子急,立马决定组建新的社区联防队,一段时间内,他总奔走在与社区领导的协商之路上,通过不厌其烦的汇报和一次次的努力,最终获得成功:得到了社区领导的支持,不仅新增了4位年轻联防队员,成立了“护村队”,还配上了巡逻车,提高了人员待遇。夜间巡防得到了有效加强,治安防范工作得到了新的提升,老百姓的满意度也提高了。

  “护村队”有了,小区、工地怎么办?老王又急着奔波在各小区、建筑商中间。在他的极力推动下,小区、工地加大了保安配备力度,筑牢了自保之门。由此,康井率先建立起“派出所—社区联防队—小区、工地保卫组织互联互帮”的联动联防机制。

  “老王”是个勤快人

  社区内一对兄弟因赡养问题而结怨。2011年,双方又再次因琐事纠集各自亲友对峙,冲突一触即发。接到报警后,老王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与治保人员分头对双方参与者进行耐心劝说,从法律、亲情等角度讲明危害。经过耐心细致的劝说开导,双方听从规劝,各自散去,避免了一起群体事件。

  老王知道:警力有限,民力无穷。社区内上述案例很多,为此,他每天除了完成派出所的工作外,就是到社区、小区、工地与治保会等组织合作收集治安信息,分析可疑情况,处理治安隐患。如今,他已建立健全了各类台账,实现了对社区的动态管理。

  “老王”是个热心肠

  康井社区内工程建设量大,务工人员多,为了管好社区、管好人,老王会经常到工地上转转,掌握工人的动态信息,做好服务工作,第一时间为他们办理居住证,组织开展安全培训工作。为了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热心肠的老王还担任着农民工子弟学校的校外辅导员,还协调学校一同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使孩子们在游戏中感受安全的重要性。

  近年来,农民工的工资问题逐渐成为了社会的焦点,这自然也成了老王关注的重点。2012年农历腊月廿九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已沉浸在节日的喜庆气氛中,但辖区内的一户民房却被一群人堵住了。老王赶到现场后得知,是因户主拖欠农民工工资,50多名工人虽已定好了火车票却无法回家。为了让农民工尽快拿到工资踏上返家的路,老王多方商量,在当天就成功协调出15万元交给工人们,拿到工资的工人们感动得不知如何是好。

  经历了工地上的多次“剑拔弩张”,老王常说:“农民工是弱势群体,需要关爱和帮助。出现劳资纠纷时,他们又往往过于激动。我得站出来,帮他们走合法渠道,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老王“站出来”的时候还有很多,比如社区的新门牌是老王帮着每家每户订做的,社区里的许多“浪子”是老王劝回头的,许多证件是老王带着相机到家里给办的,家里有难事也都是老王上门帮助解决的……就这样,老王渐渐地成了康井社区的“名人”,老百姓生活中的大事小情都离不开他。(李国鉴 文/图)

  编辑:李海燕

编辑:李海燕
关闭
主办:中共玉溪市红塔区委政法委员会
运维:玉溪网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