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练本领。
□ 通讯员 陈昕瑜 文/图
周延辉2020年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毕业后加入警队,从学员到警察,不论是在派出所还是在巡特警大队,巡逻防控、应急处突、安保执勤、警务技能训练……两年多的工作经历让他不断成熟,让他不断磨炼自己过硬的警务技能和工作作风,也为他干好刑警打下了坚实基础。
善于实战 厚积薄发
2023年,周延辉调整到刑侦大队工作,成为刑警队伍里的“新警”。面对新工作、新环境、新团队,周延辉迎难而上。无论是业务培训还是实战抓捕,他都积极参与,不放过一切学习锻炼的机会。慢慢地,大家发现只要有他参与的案件,均能成功抓获嫌疑人,不经意间周延辉成了刑侦大队的“吉祥物”。为此,只要有抓捕任务,大家都喜欢叫上他。周延辉不但乐此不疲,还开心地说能学到更多东西。“他年轻有活力,思维敏捷,而且肯学肯干,上手很快。”他的师傅李望荣忍不住夸赞。
2024年初,红塔区夜市、集市扒窃案件呈现上升趋势,刑侦大队联合巡特警大队组建了便衣小队。为遏制扒窃人员的嚣张气焰,周延辉暗下决心挖出幕后“脏”手。他连续两个星期吃住在单位,对辖区各派出所接报的扒窃案件进行梳理,对比视频监控,寻找案件线索。终于,在大家的共同努力深挖下,一个扒窃团伙浮出水面。周延辉和其他队员紧盯线索,毫不放松,每天6点至22点进行跟踪,终于成功抓获犯罪嫌疑人6人。抓捕现场不仅留下了周延辉的欣慰笑容,更留下了围观群众拍手称快的欢呼声。
2024年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开展以来,周延辉参与抓获扒窃人员36人,其中刑事拘留22人。打掉地域性、系列性职业扒窃团伙4个,破获案件40余起。缴获涉案手机、钱包、黄金饰品、车辆若干,工作业绩和业务能力得到领导与同事的一致肯定。
仗剑天涯 千里缉凶
带上身份证、警官证,挎起背包,来到刑侦大队的周延辉经常“说走就走”。不是在出差,就是在出差的路上,这是周延辉工作中最真实的写照。他几乎没有节假日和休息时间,用他父母的话说,宾馆就是他的家,家反倒成了他的宾馆。当被问及为何要如此辛苦时,他说:“干了刑警便要仗剑天涯,唯有我们昼夜兼程,才能尽快抓获犯罪嫌疑人。”
2024年大年初二,其他中队在侦的一起案件,经研判需要赶赴外地出差。周延辉二话没说,干净利落地收拾好行李便立马出发。驱车数十个小时后,周延辉和同事来到千里之外的安徽某地。不顾一路奔波,周延辉和同事便投入到紧张的侦查工作中。对于刑侦民警而言,出差是一场精神高度集中的战斗,在外地办案根本没有上下班的概念,都是“连轴转”。赶高铁和地铁、调查取证、蹲点守候,不仅保证不了吃饭、睡觉的正常作息时间,而且要时刻承担巨大压力,生怕疏忽大意、打草惊蛇,让犯罪分子跑掉。
面对身体和心理的巨大压力,周延辉总是坦然接受一切。他时常告诫自己:“想要对得起群众的信任、家人的理解,就要用心办好每一件案件。”来到刑侦大队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周延辉累计赴全国11个省42个市出差,抓捕54名犯罪嫌疑人,其中参与抓捕逃犯28人。
敢于担当 心系群众
在周延辉看来,“小案永远不小看”,案子再小,对百姓来说也是大事;案值再小,也要全力以赴追回。每一个加班的夜晚,每一个日夜蹲守的日子,他始终以群众的利益为价值导向,破案与挽损并重。电动车被盗案、手机被盗案、街面店铺被盗案……一件件案件被侦破,一笔笔损失被挽回,周延辉始终最大限度维护百姓利益。
如今的周延辉,屡获战果。他帮助群众挽回经济损失,业务能力和工作成绩突出,以多触角研判、精准打击深获领导和同事的好评。周延辉不断苦心钻研刑侦破案本领,啃最硬的骨头,蹲点、研判、抓捕。不会的东西,学!不熟练的业务,练!不懂的程序,问!以一股狠劲与拼劲,奋力扫除违法犯罪的阴霾,给大家带来法律正义的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