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红塔长安网 >> 政法园地 >> 政法风采
张劲松:调解纠纷不放松服务群众无止境
2025-01-16 09:12:36

2 (1)

张劲松。

□ 通讯员 艾丽华 文/图

2023年7月,张劲松响应玉溪市公安局“警力下沉”的号召,主动从机关下沉到红塔公安分局北城派出所从事社区警务工作。为拉近与群众的距离,他迈步子、串门子、唠嗑子,奔走在乡间小道、市井巷子,走出了一条矛盾纠纷化解新路子。

拉近距离

敲开老百姓心房

“老百姓总觉得我们是‘公家人’,不能理解他们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不容易。当我和他们一起围坐在小方桌旁,喝上一杯农家热茶,他们才会觉得我们是‘自家人’,才愿意和我们说说心里话。多为群众的事奔走,身上有了‘乡土地气’,与群众的距离自然就近了。”来到派出所工作一年多,张劲松悟出了这个道理。走村入户,和群众聊聊天喝喝茶,就是他开展纠纷调解工作的“敲门砖”。

社区无小事,事事连万家。为畅通矛盾纠纷化解渠道,北城街道构建了一体化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张劲松成了在街道综治中心、司法所和社区之间来回“串门”的人。串百姓家门,倾听百姓心声,摸排矛盾纠纷隐患;串街道、社区的门,研究工作方法,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上来了,资源共享了,误会减少了,合力形成了,纠纷自然就化解了。

“爱管闲事”“会管事”的张劲松始终秉持着“不放过一起纠纷”的态度,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的揪心事、操心事、烦心事,多方联动、多元调处,摸索出适应辖区群众的矛盾纠纷调解方法。

做足功课

找到矛盾化解突破口

大石板社区的小和与小林因在抖音上售卖多肉植物引发经济纠纷,双方闹得不可开交,矛盾逐渐升级。

在双方当事人前往派出所调解前,张劲松就做足了功课。先是到小林家中了解情况,并向周围多肉植物种植户多方打听;接着又联系小和,听取她的想法和诉求,寻找化解矛盾的突破口。

双方来到派出所坐上调解桌时,“我不愿调解,要走程序”,小林的一句话让调解工作走进了死胡同。

“小林,先前说得好好的,怎么又反悔了,你出来下,我们单独聊。”“小和,咱们依法依规办事,这事儿确实是你不对,既然要调解就要把态度拿出来。”调解中,张劲松站在双方角度,与双方当事人分别沟通,力促达成和解。经过5小时的不懈努力,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并签了调解协议。

追根溯源

找到纠纷症结所在

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中,张劲松主动作为,从“等待警情”向主动深入基层“找病源”转变,将群众反映的问题及需求记录在案,追根溯源,找到纠纷症结所在,并一一销号。

“长期解不开的矛盾,堵的是老百姓的心。到社区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就是给老百姓顺气去了,气顺了社会就稳定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不能等群众找上门。”这是张劲松对调解工作的深刻感悟。

一年前,小郭来北城租房,她的邻居养了一条宠物狗,午休时,狗总爱吼叫,让她很闹心。张劲松在走访中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主动联系小郭的邻居,前后跑了三四次,顺利将宠物狗扰民的问题解决。“我都没想着找警察,他们反而主动来帮我。”矛盾解决后,小郭开心极了,她和邻居的关系也因为民警及时介入变得更加亲密。

打“亲情牌”

让调解多一份温情

大李和小李是亲兄弟,两家房前房后只有2米之隔。弟弟小李在自家后窗上安装了挡雨棚,每逢下雨,雨水就会飞溅到大李家的窗户上,并渗进屋内,导致墙壁损毁。大李找小李协商拆除挡雨棚,小李不肯,两兄弟发生争执,甚至厮打起来。

张劲松赶到现场后,连忙将两人拉开,安抚双方情绪。随后讲起了六尺巷的故事,让两兄弟共同回忆十余年前,母亲去世后,父亲含辛茹苦把他们养大。大李为了赚钱供小李上学,早出晚归在工地干苦工……这手“亲情牌”一打出,小李当场承诺回去就拆挡雨棚,兄弟俩和好如初。

“办案讲究证据,调解纠纷亦是如此,但调解还要多一份温情。家庭内部矛盾多半因琐事引起,双方缺乏有效的沟通,使得怨恨越积越深,疙瘩越拧越紧。这就需要巧妙利用当事人的亲情心理,找到双方的共同话题,趁热打铁巧做工作,矛盾就会顺势化解。”张劲松对家庭纠纷类调解深有感触。

走“回头路”

确保纠纷调解有着落

“这家上周去过了,种植户小普和小白为了果树灌溉用水的事差点打架,被我们给劝住了,你忘了吗?”辅警小法想把张劲松拉回来,抓紧时间去走访下一户。

“跟我走,别耽搁时间!”张劲松自顾自向前走,“所有的冲突,都是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日积月累而成,所以化解矛盾纠纷不能一蹴而就,要持续关注、反复走访、耐心倾听、全力推进。”

走“回头路”对张劲松来说,是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中极其重要的一环。通过再次入户走访,了解调解协议履行进展及群众满意度等情况,及时发现、及时纠正调解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对解决不彻底、还存在隐患的矛盾纠纷,再分析、再研究、再调解,确保矛盾纠纷调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一年多来,张劲松共调解矛盾纠纷79起,向街道综治中心、司法所移交18起。他的工作得到辖区群众的认可,“有矛盾找老张”成了大家的共识。

编辑:王一婷
关闭
主办:中共玉溪市红塔区委政法委员会
运维:玉溪网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