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红塔长安网 >> 政法园地 >> 政法风采
陈恺:在幕后守护百姓平安
2025-01-21 09:17:24

0 (1)

陈恺(右)和同事分析研判警情。

□ 通讯员 纳吉媛 文/图

“110,不仅是报警求助电话,更是老百姓心中的一道安全防线。你不需要它的时候,可以忽略它的存在,但需要它的时候,它会成为你的依靠!哪怕三更半夜,即使所有人都睡了,110也醒着!”

说这句话的人叫陈恺,玉溪市公安局红塔分局情报指挥中心指挥调度中队中队长。陈恺于2009年12月参加公安工作,因工作能力突出,2022年从派出所调到情报指挥中心工作,承担指挥调度中队长和值班长双重职责。经过两年历练,他从一个没有指挥调度基础的新手,一步步成长为业务精湛的行家里手,多次以出色的指挥调度和信息研判,在云南省情报技能竞赛比武和玉溪市公安机关微课程比武中获奖,入选玉溪公安人才库。他在110这条“生命线”上,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精湛的业务能力,统筹指挥、调度警务,与时间赛跑,守护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没有掌声与鲜花

默默守护平安和谐

“公安情报指挥中心是现代警务实战中枢的‘最强大脑’,我能做的就是多学、多干、多思考。”陈恺说。

“每一起警情、每一个电话背后都是一份信任,更是一份责任。”这是陈恺常挂在嘴边的话。2023年8月28日19时许,红塔公安分局110接警中心接群众报警:其在某单位门口遗失一个钱包,内有大量现金、发票、油卡、U盘等重要物品,请民警帮忙查找。接警后,陈恺一边安排接警员安抚报警人,一边按照“快接快处”的原则,迅速指令玉兴派出所值班民警前往现场,并回看单位周边监控视频。经多方查找,最终联系到捡拾钱包的群众,帮助报警人找回了丢失的物品。

这样的警情,陈恺每天要指挥调度、分析研判十余起。110这条“生命线”24小时“不打烊”,虽然没有惊心动魄的警匪追逐,没有案件侦破后的掌声与鲜花,但在人们看不见的战场,守护着辖区的平安与和谐。

加快构建现代警务体系

辖区案件数据下降

为提升接处警质量,加快构建适应新发展阶段要求的现代警务体系,陈恺深度融入现代110勤务机制改革,进一步加强红塔公安110规范化、数字化、现代化建设,不断提升服务实战和服务人民群众的能力水平。

2024年下半年,红塔公安深入推进“情指巡防”一体化勤务改革,将中心城区科学划分为3大巡区、9大网格、26条巡线,形成就近调警、快速出警、专业处警、梯次联动响应、多警合成作战的工作局面,实现传统警务向现代警务加挡提速、转型升级,年内全区刑事、治安警情和可防性案件同比分别下降37.32%、25.99%、27.01%。数据下降和成绩取得的背后,离不开陈恺和同事的努力和付出。

与时间赛跑

精准锁定嫌疑人

“警情处置必须零延误、零失误!”这是陈恺的工作目标,这个目标的背后是精准研判和洞察细微的能力。2024年6月22日23时许,有群众报警:某商店后面有多人打架,有人受伤倒地。接到报警后,陈恺迅速通知附近警力赶往现场。当民警赶到时,发现现场只有一名躺在地上的男子,其余人员不见踪影。陈恺立即对接120急救中心对受伤男子进行救治,并调取周边监控视频追踪锁定嫌疑人,迅速调集周边执勤巡逻警力封控,在嫌疑人可能逃离方向的各个要道设卡拦截。在报警后不到一小时,就成功拦截到了嫌疑人。

陈恺在信息收集、重大活动安保等方面展现出出色的专业能力,紧扣指挥调度“快”、信息采集“实”、政务办公“细”的工作思路,面对重大警情,他沉着冷静,精准指挥调度;面对重大活动,他加班加点,主动担当奉献;面对扑朔迷离的警情,他用科技赋能,破译案件密码,提高情指质效,交出满意的“情指行”一体化建设答卷。

“不会的,问恺哥,准没错!”现在的陈恺,已是许多接警员的师傅,组织新入职接警员开展专业、系统培训,面对面讲、手把手教,讲授接处警要求和语言表达、情绪引导、沟通技巧……为接警员处理疑难警情提供应对参考,确保每一名接警员快速成长,迅速适应岗位。面对业务能力相对薄弱的接警员,他不指责刁难,而是耐心提供“一对一”培训指导。

凭借对公安工作的热爱,对党和人民的忠诚,陈恺用自己的热心、细心和耐心默默坚守,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坚守着不平凡的使命,守护着千家万户的幸福与平安。

编辑:王一婷
关闭
主办:中共玉溪市红塔区委政法委员会
运维:玉溪网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