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市红塔区凤凰街道以党建为引领,紧扣“共建共治共享”核心,指导各社区搭建村级共建共治理事会,通过机制创新、资源整合、服务下沉,破解基层治理痛点难点,推动治理效能与居民幸福感双提升。
党建引领强根基 构建多元共治架构
将党组织作为理事会的“核心引擎”,指导各社区形成“党组织牵头、理事会搭台、多方参与”的治理格局,确保治理方向不偏,力量聚合有力。

层级联动聚合力。如广场社区借鉴“红色联盟”经验,吸纳辖区医院、银行等多家单位加入理事会,组建“志愿服务队”,利用节日开展健康义诊、金融反诈等服务10余场,让党组织成为凝聚资源的“主心骨”;葫泉社区推行“1+2+N+1”模式(1个理事会、2个功能组、N支专业服务队、1个居民小组),整合“两委”成员、党员代表、居民骨干等力量,累计召开议事会12 次,推动解决民营商贸城业主委员会成立、教师小区老旧改造等8项民生问题。

党员带头作示范。红塔社区凝聚122名党员力量,动员党员担任楼栋长、矛盾调解员,2025年以来调解纠纷33起、入户送法35次;紫艺社区设立“党员中心户”,组建“共美家园观察团”,吸纳离退休老干部、小区党员参与治理监督,推动党员在小区改造、民主协商中发挥先锋作用;针对滇雪粮油生活区树木枝干缠绕电线、过长易倒的问题,广场社区党总支书记牵头,通过“网格走访征集+党员议事会商”形成解决方案,联合业委会等推进整改,完成隐患树木修剪。
聚焦民生破难题 治理成果惠及民生
各社区理事会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围绕“住、行、医、养、教”等核心诉求,精准施策解决群众“急难愁盼”,让治理成果看得见、摸得着。
民生服务暖人心。葫田社区针对户外从业者“休息难”、年轻家庭“托管难”,联动工会设立“权益服务岗”,联合学校、科技馆开展“红色研学”“小小骑手安全课”等定制活动,服务120人次;泷水塘社区开设“文明积分超市”,居民参与垃圾清理、志愿服务可兑换生活用品或免费体检,同时根据居民“金点子”,新增健身设施、安装步梯扶手、修建垃圾房,让幸福里小区宜居度显著提升;胜利社区实施“雪亮工程”补盲行动,在玉纺小区新增6个高清监控,解决盗窃、高空抛物等治安难题,同时开展“楼道清爽行动”,清理杂物5吨,让“杂物走廊”变身“文明通道”。
服务闭环提质效。葫田社区构建“需求——资源——服务——反馈”闭环,通过“骑手访谈会”“家庭座谈会”精准抓取3类需求,建立“共建资源库”分类整合工会、学校等资源,同时通过“线上+线下意见箱”收集反馈,3天内解决骑手“夏季饮水不足”问题,服务满意度从82%提升至95%;高龙潭社区推行“群众点单—理事会派单——多元接单”模式,累计开展家电维修、助老助残等志愿服务5次,解决中鼎花园小区“夜间灯光暗”等民生诉求10余件。

机制创新提效能 破解治理关键痛点
各社区理事会打破传统治理模式,通过制度创新、流程优化,推动治理从“被动响应”向“主动服务”转变,从“碎片化”向“闭环化”升级。
矛盾化解在基层。教育社区依托“张忠华个人调解工作室”,组建“网格员+党员+志愿者”调解团队,建立“受理——调解——回访”流程,自成立以来成功调解纠纷27件,化解疑难纠纷2起;文秀社区创新“网格+理事会”双线排查模式,根据矛盾类型动态组建团队涉法纠纷配法律明白人、邻里纠纷配老党员,2025年调解成功率达95%;高龙潭社区设立“民情调解室”,推行“网格排查+现场调解+跟踪回访”,将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文化活动聚人心。葫泉社区依托中秋、端午等传统节日,组织文体活动;灵秀社区动员青年志愿者参与文艺汇演、马拉松等大型活动4次,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紫艺社区打造“民族团结文化广场”,开展“红旗飘扬 领航联创”工作,推动“和谐邻里”文化落地生根。

能人带动强自治。葫泉社区瑞鑫花园片区挖掘水电工、摄影师、退休医生等能人,组建“能人团”和应急救援队伍,累计提供中医保健、水电维修、应急救援等服务100余次;文秀社区发挥乡贤能人示范作用,通过事迹宣讲带动居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文化活动,形成“人人参与、成果共享”的良好氛围。

来源:红塔区委政法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