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江川长安网 >> 政法园地 >> 政法风采
“大嗓门”交警史晓清
2016-11-02 18:17:01

“大嗓门”交警护送孩子上学

“大嗓门”交警护送孩子上学

“同学们,这里车多,不能乱跑,跟好我,靠边走、靠边走……”

“这里不可以停车,请您停到停车线内。”

“师傅,请配合我们的工作,你看这个数值已经达到酒后驾驶了。”

……

大大的嗓门,黑黑的皮肤,时而严肃、时而温暖的交警史晓清往马路上一站,总是那么显眼。从部队转业到玉溪市公安局江川分局交警大队工作,史晓清一干就是26个年头,与三尺岗台结下了深深的情缘。作为一名交通秩序管理民警,他始终一如既往地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始终苦口婆心地宣传、教育交通参与者,为江川道路的安全、畅通、有序奉献着自己。

急危时的救援者

“真是太感谢你了,谢谢你,谢谢你……”连声道谢拂去了烈日的炎热,带来了丝丝清凉。

一年一度的“十一”黄金周如期来临。长假期间,许多游客选择到抚仙湖游玩,大量游客涌入,导致江川辖区车流、人流大幅上升,交通管理难度加大。史晓清因此放弃了休息,投入到交通安保工作中。10月1日下午2点40分,史晓清带领协管员在车流量较大的翠大公路巡逻,当巡逻至渔村附近时,发现一辆微型面包车在快车道上动弹不得,此时过往车辆较多,情况十分危险。他当即下车查看,了解到游客在驶往孤山风景区的途中车辆突然熄火。现场,两个姑娘束手无策。史晓清一面安排协管员进行交通管制,确保安全,一面合力将车推到路边的安全带,并打开引擎盖帮忙检修,一会儿用钳子,一会儿用螺丝刀,把解渴用的矿泉水也加到了事故车里。

不一会儿,车子发动了,两个姑娘高兴极了,连声道谢:“你们不但是疏导交通的能手,还是修理汽车的行家,真是太感谢你了。”“不用谢,下次遇到这样的情况记得要设置警示标识,一路上注意安全……”

平安的守护人

史晓清是一名老民警,更是一名老党员,26年的从警生涯,让他对交警这个职业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感触。

交警是一个平凡的职业,是一个需要有高度责任心的职业,只要查处一个细小的交通违法行为,就能给老百姓及时消除出行隐患,给每个人、每个家庭带来平安,带来幸福。绝大多数交通违法行为的发生,都是由于老百姓的法律意识淡薄,没有养成遵规出行习惯和文明交通意识。因此,在处理交通事故时,史晓清总是教育与处罚并重。“罚款不是唯一的解决办法,教育才是最终目的。”这是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工作中,在违规者面前史晓清从不讲私情。几年前的一天,铁哥们王松林骑着摩托车从家赶往县城,路上遇到史晓清执勤,因为没戴安全头盔被拦了下来,王松林本以为史晓清会网开一面,不料史晓清一上来就对他进行教育,并开了罚单,任王松林怎样求情也不松口。“罚款我会帮你交了,你可以走了。”史晓清严肃地说,王松林生气地一把抢过罚单,扔下一句话便一走了之。从此两人的关系一落千丈,直到有一天,王松林骑着摩托车载着妻子出行时,与一辆吉普车相撞,致使摩托车严重受损,妻子的安全头盔碎了一地,导致轻微脑震荡。

这件事后,王松林想到,要是上次史晓清不罚款让他走了,也许今天也不会戴头盔,那后果不堪设想。于是对史晓清的恨与不理解变成了感谢,王松林多次邀请史晓清吃饭以表歉意和感谢,都被史晓清婉言拒绝。“交警的职责就是保证群众平安出行,顺利回家。”史晓清说。还有很多和王松林一样被史晓清处罚过的人,最后都和他成了好朋友,同时也成为了遵纪守法的好司机。

去年11月9日,2015年七彩云南格兰芬多国际自行车节玉溪站赛事如期拉开帷幕,江川辖区多条人流、车流集中的主干公路为本次赛事的行经路段。为确保比赛线路道路交通安全畅通,玉溪市公安局江川分局交警大队对各个交叉路口的人流、车流进行严格管控。江川海门小学所在路段,是本次赛事的行经路段之一。中午12点30分到1点30分是学生上学较集中的时段,为了既不耽误学生上学,保证学生步行安全,又能确保参赛者顺利、安全通过,史晓青带领协管员安排学生在警戒线外等待,待学生人数较多,而又没有参赛者通过时,立即组织学生排好队,抓紧时间分批护送。护送中,史晓青一会儿像和蔼的长辈拉着孩子的手带队前行,一会儿像严厉的教官要求学生排好队不许打闹。队伍里时而嬉笑、时而严肃,就这样来回多次,海门小学的全部学生按时安全护送到了学校。史晓清的爱心举动,赢得了在场学生的敬礼和教师的握手言谢,同时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维稳的捍卫兵

史晓清一直恪守人民警察的职业纪律,认真履行一名党员及人民警察的职责,坚持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为交通事故当事人排忧解难。从警26年来,保持了零违纪、零投诉、零执法过错的良好记录。在查处日常交通事故时,他总是将心比心、换位思考,不摆架子,用心聆听当事人的心声,耐心细致地劝导、宣传、教育交通参与者。“要让违法人员觉得我们是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才能让他们心服口服接受教育及处罚。”这是史晓清常对队里的年轻人说的话。

随着机动车数量的快速增长,道路交通压力越来越大,随之而来的是交通秩序管理难度的加大。“号牌为云F×××××的车辆是谁的,请马上开走,你的车已经阻碍交通了。”像这样的提示语,史晓清一天不知道要喊多少遍。在一些重要路口、路段,在多次呼喊无人的情况下,他得立即下车,疏导其他车辆有序、安全通过,直到驾驶人到来,然后苦口婆心地向驾驶人讲解违反交通法律法规的危害性,使违规者心服口服,并按规定接受处罚。对于乱停乱放的非机动车,史晓清便带领协管员将其抬到人行道上,确保道路安全畅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二十多年来,他那高大的身影和独特的嗓门给很多群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于大家都亲切地叫他“大嗓门”交警。

史晓清不但是交通秩序的保畅者,也是群众安全的守护者,还是同事眼中的“活地图”。二十多年来每天都行走在路上,辖区内几乎所有的道路、路段,他都能准确地说出具体位置,无论是写材料需要,还是施工需要,大家都会第一时间请教史晓清。

在处理交通违法行为时,史晓清总认为交警与违法人员不是对立的,是相辅相成的。他说:“老百姓找到你是对你的一种信任,所以要全心全意为老百姓服务。”2016年7月13日下午,史晓清和同事像往常一样上路巡逻,当巡逻至大铁线K4+700M处时,发现一辆白色微型面包车有超载嫌疑。史晓清立即让其靠边停车接受检查,当车门打开时,让他大吃一惊,核载6人的车竟然塞了16人,他让乘客按顺序下车后,对他们进行了教育,向群众普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同时通过讲解真实事故案例,告知驾驶人超员超载对行车安全的严重危害,最后让驾驶人心服口服地接受处罚。史晓清总是能在情与法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让交通违法者虚心接受处罚。

一名交警的坚强后盾

“我非常清楚父亲这个角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我很爱我的两个儿子。”在史晓清眼里,家庭与工作同等重要,但是由于工作的特殊性,他根本不能全力照顾家人。因此,家里的大事小事、孩子的教育问题等,都是史晓清的妻子一个人承担。由于忙于执勤,史晓清甚至连亲人去世都不知道,是妻子打理好一切后才通知他,“对于父母,我亏欠的太多太多了。”生活上,他一直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但史晓清说:“妻子和儿子从没抱怨过,也自始至终支持我的工作,让我能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为人民办实事。非常感谢妻子和孩子,因为他们不仅仅是理解,还在默默地支持我,他们就是我坚强的后盾。”

(张敏  文/图)

编辑:李海燕
关闭
主办:中共玉溪市江川区委政法委员会
运维:玉溪网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