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锁富(中)与群众话家常。
从事社区工作20年来,张锁富始终牢固树立“群众安全无小事,群众利益皆大事”的思想观念,扎根基层、求真务实、访贫问苦、访排民忧。他用双脚丈量着社区每一寸土地,用心铭记着每一户群众的家长里短,用实际行动默默守护着社区群众的平安与和谐。
□ 周发兴 文/图
“张警官为人和蔼可亲,没有架子,经常会到村里转转,如果哪家有矛盾纠纷叫他去处理,他总是很上心,讲法律、说道理,大家都爱听……”这是社区群众对张锁富的评价。张锁富1997年参加公安工作,在过指挥中心、治安大队,之后到路居派出所当了4年的社区民警,2005年到玉溪市公安局江川分局前卫派出所担任社区民警至今。
走村串户 当好群众“贴心人”
工作中,张锁富悟出这样一个道理:群众的感情是最朴素的,要想获得群众的信任,首先要熟悉他们的基本情况。走千家串万户,倾听民声、真诚相处、热心服务成为张锁富拉近警民关系的重要方式。平常,他总是坚持每天进社区走走看看,与村干部、村民聊聊天,同时进行警情提示、送证上门等工作。他与群众互留电话、互加微信、建微信群,为群众解决一些困难和纠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与社区群众打成了一片,辖区群众遇到问题或困难首先想到的就是他,有什么可疑情况都会向他反映。
2020年6月的一天,张锁富在走访中得知辖区内的精神障碍患者李某家境困难,停药后经常发病,对辖区安全存在较大隐患。张锁富向村组、民政、残联等部门多次反映,希望将李某纳入农村低保进行帮扶。经过半年多的努力,李某被纳入低保,解决了实际困难。当张锁富将此消息告诉李某时,他眼含热泪说:“张警官,你是我家的大恩人,我一定好好治病,绝不给社会添乱。”
化解纠纷 甘做社区“和事佬”
20年来,张锁富帮助群众化解矛盾纠纷上百起,小至家庭邻里纠纷,大至家族群体矛盾,每化解一起纠纷,他心里都乐滋滋的,感到无比欣慰和满足。他常说:“社区民警要天天跟老百姓打交道,因为他们在处理某些问题上容易冲动,甚至会做出一些过激行为,如果我们警察能把这些事当做自己的家事去处理,就会避免一些简单的民事案件转化为治安甚至刑事案件。”
2018年1月12日,前卫镇渔村村民与杨家咀村民在星云湖下湖捕鱼时因口角发生打斗。张锁富分别进行调解,反反复复,两人却因赔偿款相差600元不能调和,临走前双方撂下狠话,扬言绝不善罢甘休。为了彻底化解双方矛盾,张锁富往返双方家庭10余次,通过政策教育和法律法规讲解进行劝导,还将双方再次请到派出所进行调解,最后双方达成赔偿协议,但因何时履行又发生争执。张锁富为及时巩固调解成果,防止前功尽弃,自己当场掏出600元钱予以垫付。双方被张锁富的真情感动,顿时哑口无言,最终纷纷表态认错,握手言和。
群防群治 织就社区“平安网”
警力有限,民力无穷。针对辖区重点单位多、流动人口多的情况,张锁富创新管理方法,争取村委会支持,组建了两支50人的“红袖标”志愿者队伍,经过培训后在村里开展巡逻防范。为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张锁富经常与治保人员交心谈心,听取他们工作上的意见,尽力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他坚持每月召开案情通报会,对治保组织成员进行法律法规宣传和学习指导的同时,安排治保成员入户宣传防火、防盗、防毒、防恐、防邪教、防诈骗、防治安灾害、防交通事故常识,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枫桥经验”工作模式。
2021年7月9日,渔村的治安信息员向张锁富反映,有两个20岁左右的小伙子在修理疑似盗来的摩托车,并通过微信将车辆及人员照片发给张锁富。嫌疑人被抓获归案后,张锁富和战友通过审讯深挖,破获系列盗窃摩托车案18起。
用心感化 筑牢基层“平安石”
在对辖区一些有违法前科人员的管理中,张锁富创新运用恒心、爱心、真心“三心”工作法,耐心开展帮教,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2021年3月,辖区龚某某因染病无钱医治,无奈找到社区民警张锁富,请求给予帮助。龚某某的情况张锁富相当清楚,从监狱出来后,桀骜不驯,抵触情绪大,经常到网吧、娱乐场所玩。张锁富自己掏出300元钱递给龚某某,龚某某接过钱后急忙跪地感谢,但被张锁富拉住说:“借你钱是一种信任,只要你不再违法,就是对我最大的感谢。”
2020年1月27日,张锁富获悉辖区内的禹某被确诊为新冠肺炎患者后,他放弃休息,冒着被感染的风险,迅速投入到妥善处置47名与禹某密切接触的医学观察者的稳控、隔离工作中。为阻断疫情在辖区传播扩散,张锁富多次参与对外来人员的劝返工作,同时带领治保人员深入辖区开展疫情知识宣传和排查隔离工作,成功阻断疫情在辖区传播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