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峨山县人民检察院将检察听证“搬”到基层,对两起拟作不起诉处理的非法占用农用地案上门公开听证,通过“零距离”释法说理、“面对面”听取意见,让检察听证成为法治宣传的“活课堂”,推动依法生态保护与法治宣传同向发力。

听证会由峨山县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马玲主持,邀请人民监督员、公安机关侦查人员、基层政府综合行政执法队员及村民代表参与。承办检察官详细介绍两起案件的事实认定、证据采信及法律适用以及涉案人员如实供述罪行、主动缴纳生态修复费等法定从宽情节,提出拟作不起诉的处理意见。经充分讨论评议,听证员一致同意检察机关处理意见。
听证会也是特别的普法平台,检察官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相关法律,以案释法,深入解读“不起诉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体现,而非对违法行为的纵容”,清晰划定“生态保护不可破、法律底线不可越”的边界,并结合案件实际深入讲解非法占用农用地罪的构成要件、立案标准及所保护的生态法益,明确告知村民“林地不是‘私人领地’,违法占用必担责”。

当地林地资源丰富,生态保护任务不轻。近年来,个别村民受经济利益驱动,毁林开荒、违法开垦集体林地等行为偶有发生,为破解“案件办了、隐患仍在”的难题,峨山县检察院结合办案向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提出建议:加强林地日常监管力度,建立“执法+宣传”联动机制;鼓励村民代表发挥“传声筒”作用,将听证会上的法治知识传递到家家户户,推动形成“人人知法、人人护林”的良好氛围。
(来源:峨山县人民检察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