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公安机关强化服务实战理念,以派出所等级评定助推“十项能力”建设,进一步提升基层派出所的警务实战化工作水平。
周密组织部署,认真督促指导。市公安局成立以分管副局长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将“十项能力”建设纳入派出所等级达标办法,以等级达标的形式,稳步推进派出所“十项能力”,建立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积极开展自评工作,由各分县局结合“十项能力”工作指标积极开展自评工作,逐一进行对照检查,积极进行查缺补漏,全盘推进工作。同时,由市局组织人员深入全市18个主要派出所,广泛听取派出所及社区民警对“十项能力”建设和派出所等级评定的意见及建议,对派出所自评和分县局初评工作进行现场督促指导。
明确工作重点,全面开展复核。一是科学制定复核办法。市公安局在县区初评的基础上,科学制定派出所等级评定复核办法,确保体现公平和成效。二是市、县区联合复核。市局抽调12名业务骨干组成3个考评小组,会同各分县局社区警务办公室人员,对35个派出所(一级所11个、二级所15个、三级所9个,城市、县城镇所全部纳入了考评)进行了现场复核。三是及时听取复核反馈意见。结合实有人口精细化管理、社区警务工作实战化、推进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等复核内容,走访辖区居民、群防群治组织、重点单位和行业场所、重点管控人群、案(事)件受害人及党政领导等各阶层人员,认真听取他们对“十项能力”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再对派出所整体工作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共实地走访出租房126间、学校(幼儿园)21所,车站、网吧、旅店、废旧金属收购、金融机构等单位(场所)202家;走访或电话访问党政领导、人大代表、政协委员205人,流动人口222人,辖区群众323人;回访可防性案件受害人132人。
积极开拓创新,工作亮点突出。全市公安派出所通过狠抓“十项能力”建设,除了顺利通过市局复核外,工作亮点纷呈。其中包括:硬件设施得到了极大改善,新平县平掌、扬武,易门县小街,华宁县盘溪等无房、危房重点改扩建派出所基建工程推进力度较大,公务用车得以增加或更新,车载(单警)执法记录仪已按要求配备,“执法信息网上录入、执法流程网上管理、执法活动网上监督、执法质量网上考评”格局已经初步形成;派出所警力得到进一步充实,各分县局采取多种方式充实派出所警力,同时想方设法稳定协勤队伍,严格执行勤务模式一体化建设,11个县城镇派出所和华宁县盘溪派出所实行“三队一室或四队一室”勤务模式;户口核对工作认真扎实,居民身份证换发工作基本实现了常住人口信息“五个一致”,流动人口管理按照500:1标准配备了310余名流动人口协管员;防控工作网格化意识有所提高,重点人口、单位、行业场所基础信息及时采集录入,在统筹建设视频监控的基础上,积极推进辖区监控网格建设工作,服务治安管理和侦查破案的能力进一步提升;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常态化,多数县区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加大对村(社区)调解、治保会的工作支持,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使各类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到位,没有发生大规模群体性事件;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高,派出所民警在日常接处警、窗口服务、社区警务工作中注重与辖区群众的感情投入,服务到位、态度较好、用语规范。各阶层人员对辖区社会治安、社区民警工作的总体评价为好和较好的达到100%。(孙树起)
编辑:李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