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长安网
您当前位置: 三大建设 >> 队伍建设
真情服务暖民心
—— 元江警方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机关纪实
2017-08-14 11:26:43

元江县是以哈尼族、彝族、傣族为主体,多民族杂居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县委、县政府结合全县实际,把“将元江建设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作为战略目标。元江县公安局以“迎接十九大、忠诚保平安、跨越式发展、铁警勇争先”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采取措施、突出创新,积极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机关”。

全面推行“双语”服务

由于当地部分民族群众不懂汉语,群众前来办事时经常出现沟通难问题。2014年,元江县公安局结合县情、民情,以“语言关”为突破口,在窗口部门推行“汉语+少数民族语言”的“双语”服务。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该局紧密结合“放管服”工作要求,进一步深化细化“双语”服务,将“双语”服务应用到公安机关办事的各个环节。一是进一步扩大“双语”服务范围,即将“双语”推广至办案、调解纠纷、走访、宣传等环节,讲少数民族听得懂的话,增加少数民族群众对公安工作的认知理解;二是进一步增加“双语”服务人员配置,保证每个上班时段都有懂少数民族语言的民警或协勤参与;三是保障公安机关错时延时服务中也能为群众提供“双语”服务,保障少数民族群众走进公安机关第一时间就可无障碍表达自己的诉求。

领导干部轮流接访

信访工作是公安机关倾听群众诉求、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重要桥梁。元江县公安局站在群众角度想问题,解决群众顾虑疑惑,让会讲民族语言,有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劳模等身份的领导干部轮流到信访室参与接访工作,同时将工作积极、责任心强的民警充实到信访窗口负责日常工作,进一步提升公安机关接待帮助群众的工作水平。

联合调处促和谐

近年来,元江县在面对全新发展机遇的同时,全县人流、物流、信息流呈现“多、快、杂”特征,矛盾纠纷呈易发多发态势。以前的多起案例中,公安机关、司法部门、信访部门以及其他综治成员单位在排查化解矛盾纠纷过程中,存在单打独斗、各自为阵、信息不对称、资源不共享等问题,致使排查发现的矛盾纠纷化解效率不高、效果不佳。为打破这一格局,元江县公安局借鉴外省先进经验,结合工作实际,在曼来镇试点建设矛盾纠纷联调中心。

一是整合部门资源,依托派出所和司法所建立矛盾纠纷联合调处中心,牵手林业、国土、计生、民政等政府职能部门力量,形成组织体系,建立工作协作联动机制。二是调动法律资源,聘请法律顾问、律师驻所参与重大矛盾纠纷调解,并按当事人需求提供法律援助,做到“诉求合理的解决问题到位、诉求无理的思想教育到位、生活困难的帮扶救助到位、行为违法的依法处理到位”。三是挖掘社会资源。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团组织、人民群众中聘请德高望重、热心于调解工作、善于释理说法的和事佬和优秀调解员参与联合调处工作,以群众更乐于接受的方式,强化思想引导,通过入情、入理、入法的疏导化解,提高调处效率。四是“双语”服务消除疑虑。在全县公安机关服务窗口、执法办案室、纠纷调处室为少数民族群众提供“少数民族语言+汉语”的“双语”服务。接下来,元江县公安局还将在城区、甘庄街道、因远镇设立矛盾纠纷联合调处中心,通过发挥中心的积极作用,助力民族团结示范区建设。(伏秋霞)

编辑:刘燕

编辑:刘燕
关闭
主办:中共玉溪市委政法委员会
运维:玉溪网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
滇ICP备10004706号-1     滇公网安备 530402020001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