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净坊 文/图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我市公安机关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方针,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认真抓好基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全市公安机关派出所民警和广大社区干部群众齐心协力,积累了许多基层社会治理的先进经验,辖区社会治安形势不断向好,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提供了基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玉溪样板。
派出所民警和交警一体化接处警运行模式
江川公安分局:多警种融合
玉溪市公安局江川分局推进“三大警务”改革,率先在全市组建交巡警中队,做到“一警多能、一警多用”,实现了多警种深度融合,警务效能大幅提升。做细“4+1”网格化治理模式,全面提升基层实力和战斗力,2019年实现命案和“两抢”案件“零发案”,全区社会治安明显好转。
民警率治安积极分子开展群防工作
高仓派出所:十八年无命案
红塔公安分局高仓派出所拓展整合群防群治“3+N”力量建设(即有效吸纳辖区治保会、单位内保、保安三支力量融入基层治理,加N种做法织密立体防控网),全力打造“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基层治理新样板,取得辖区18年无命案、6年无群体性事件的成绩。
民警向群众宣传治安防范知识
浦贝派出所:建立阿姑警务室
易门县公安局浦贝派出所探索建立“一村一警”阿姑村警务运行新机制。2019年,全村治安案件、交通事故、矛盾纠纷与上年相比分别下降50%、33.5%、10.5%,基本实现“基础牢、出事少、治安好、党和人民满意”目标,全村未发生刑事案件。
民警和志愿者在小区开展防疫工作
龙泉派出所:共享共建共治初具雏形
易门县公安局龙泉派出所创新“警力共享,警社共建,共治共享”模式,实施“农村包围城市”战略,以“啃硬骨头”的精神,整合警力,充分发动12个社区的200余名村组干部,带头参与群防群治和扫黑除恶宣传发动工作,基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共享共建共治初具雏形。
民警带领治安志愿者开展安全检查
红塔公安分局:“3+N”群防群治
党建引领“3+N”群防群治模式。玉溪市公安局红塔分局积极试点“党建网、综治网、群防群治网、社区警务网”四网融合基层警务工作新实践,全区基层警务工作基础全面夯实,基层治理能力显著提升,全区社会大局持续稳定。
“红袖标”走上街头维持治安
通海县公安局:一室引领三队
通海县公安局积极构建基层党组织领导下的“社会共治圈”“群众自治圈”,打造“一室引领三队”(勤务指挥室引领社区警务队、案件侦办队、巡逻防控队)警务运行机制新模式,实施精密防范、精确管控、精准打击、精细服务,实现街面见警率上升,警情持续下降的目标。同时,建好群众家门口的派出所,实现社区民警由“下”社区到“在”社区转变,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青龙义警”队员在村里巡逻
青龙派出所:组建“青龙义警”
华宁县公安局青龙派出所组建“青龙义警 ”基层群防自治组织,有队员62名,其中党员16名。队员包括村委会治保会成员、学校教师、城建队员、环卫工人、送水工人等不同行业的社会公益积极分子,起到“义 ”呼百应、“警 ”益求精的工作效应。“青龙义警 ”在派出所指导下开展治安防范、矛盾调解,积极为群众“办小事、解小忧、帮小忙”。
服务群众无小事
新化派出所:创新“五小工程”机制
新平县公安局新化派出所坚持党建引领、统筹协调、精准实施,强化“三级信访矛盾纠纷化解机制 ”工作,依托社区,依靠群众,创新“五小工程 ”互动机制,实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 ”工作目标。
民警到辖区企业走访
戛洒派出所:省级枫桥式公安派出所
新平县公安局戛洒派出所着力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织牢治安防控网,警力下沉延伸服务触角,基层基础管理工作从“公安治安 ”向“全民治安 ”转变,从“打防管控 ”向“防控管打 ”转变,切实提升基层治安防控能力,推动“枫桥式公安派出所 ”在新平落地生根,开花结果。2020年4月,戛洒派出所被云南省公安厅命名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