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王坝社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治标治本和长效常治,以基层党建为引领,以网格管理、人才培养、专群联治、智能防控等为抓手,不断增强社区治理的政治性、基础性、协同性、精准性。近八年来,辖区内无重大刑事案件、集体信访事件发生,无越级进京信访事件。梁王坝社区的“3+N”新时期群防群治模式,已通过市级层面在玉溪推广。2020年2月4日,省委书记陈豪同志到玉溪调研,对梁王坝社区治理工作给予高度肯定。
坚持党的领导,健全网格化责任机制。梁王坝社区以党建为引领,发挥党员干部在社区治理中的示范表率作用,将党员干部置于网格管理,又负责管理网格。实行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联建双推”。推动党建网格和综治网格“双网融合”,将党群服务、基层治理在网格化服务管理中有机融合,社区设立1个网格及10个分网格,由社区党总支书记(同时兼任居委会主任)任网格长,社区治保主任任网格专干,各居民小组党支部书记、组长任分网格长,小组治保员任分网格专干,广大党员干部、志愿服务者吸纳为网格员。实行属地和单位责任双包干。辖区内的单位(如玉溪衡水实验中学),是网格治理的重点区域。分网格负责人包干外围治理,履行好属地责任;单位党组织负责人(如玉溪衡水实验中学党支部书记)和非党主要负责人(如玉溪衡水实验中学校长),包干单位内部治理,履行好主体责任。实行“双中心”合并运转。借助公安、司法、信访等部门的基层资源成立社区综治中心,与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合并调度社区治理事务,社区每年筹集10万元保障机构正常运转。
突出人才培养,健全专业化管理机制。搭建3个“通道”,率先在玉溪市乃至全省开展社区工作者标准化职业化专业化管理工作。畅通选拔“通道”。突出学历和能力,把发展经济、乡村振兴、社区管理等方面能力较强的党员和青年选配进入社区“三委”班子,并制定队伍建设规划,力争3到5年内,社区班子成员本科以上学历达30%以上、大专以上学历达70%以上。严格监管“通道”。加强能力培训,使社区工作者掌握必要的形势政策、法律知识、岗位技能等。推行社区工作者职业化管理制,提高薪酬待遇,全员“脱农”上岗;实行错时上下班,延长服务时间。开展居民走访,社区工作者每月入户不少于10天60小时。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对社区工作者和网格员采取群众评议、互相评议、上级评议的方式进行考核,根据考核内容比重加权计分,考核结果优秀的给予精神奖励和一次性资金奖励,考核不合格的进行通报和扣减相应绩效。优化待遇“通道”。社区工作者工资由基础工资和绩效补贴组成。社会保险补助按照每人每月800元进行定额补助,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治保主任享有每月生活补助1500元、通信补助100元,每年保额不少于20万元的人身意外伤害险;治保成员每月享有通信补助60元;专职治保队员每月享有补助不低于2500元。待遇政策施行后,社区工作者每年最低收入达4.23万元(最高可达8.82万元),高于红塔区201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9万元的标准,高于红塔区2018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万元的两倍标准;居民小组党支部书记、组长的生活补贴提升到800元/月,“一肩挑”的可达1000元/月。
注重专群结合,健全精准化联治机制。运用“3+N”新时期群防群治、“上中下”三级协同的模式,注重专群结合,开展联防联控,确保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避免出现社区治理工作“上热中温下冷”。运用“3+N”新时期群防群治模式。围绕调解组织、联防组织、内保组织3个建设,组建治保队伍,设立联合指挥部,推进群防群治队伍规范化。加强辖区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设立治安执勤室,配备专职治安保卫人员,开展日常治安巡防。广泛调动社会各方的“N”种力量,将社区党员、老人、学生、商铺从业人员等一切可以发动的力量加入红袖标治安志愿者队伍,将出租车司机、环卫工人、外卖小哥、送水工等特殊工作人群纳入信息员队伍。自启动“红袖标”治安志愿者以来,人数已达500余人,共参与巡逻1500人次,盘查嫌疑人26人,提供案件线索15条。运用“上中下”三级协同模式。学习上级政策,向党员干部传达上级关于党的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和社区管理治理等方面的精神要求;邀请上级指导,对接邀请组织、政法、民政、公安等部门到社区座谈交流;报告上级及时,发现紧急的、难以处置的事件按程序上报。定期进行工作安排,听取各层级网格负责人工作进展汇报;适时进行专题研判,分析研究近期社区的难点热点问题;适时进行自查整改,对各层级网格负责人履职尽责情况开展问效评价。向群众公开信息,将各级网格负责人姓名、电话、照片粘贴在公示栏;向群众收集情况,群众可直接到社区综治中心反映情况、提供线索;向群众反馈结果,对于群众反映的问题,能当面答复的现场答复,需时间办理的原则上7天内答复,难以办理的须每周告知当事人办理进展。2018年以来,梁王坝社区共建有群防群治力量15支200余人,协助公安机关查破案件9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11人,开展安全检查127次,排查整改隐患62处,调处各类纠纷41起。
借助科技支撑,健全智能化防控机制。借助政府部门和社会力量的现代化科技手段,助力社区群防群控,提升了治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借助手机APP,推动内部交流。搭建公安机关与治保人员、辖区群众的工作交流、情况反映、信息反馈、矛盾调处平台,实现工作指令、日常报送、紧急报警、采集上报、巡逻日志、法治宣传、经验交流等工作的网络化管理新模式,打通服务管理“最后一公里”。借助技术资源,推行联网监管。协调把辖区学校、企业、小区、商铺、仓库等门禁系统、车辆特征识别系统、联网报警系统、视频监控系统自动采集的信息全部汇入公安警务云,为公安机关提供高效便捷的智能化治安管理方案。借助“地网”建设,推广“铠甲卫士”。社区群众累计安装“铠甲卫士”150余套,破获“两车”案件14起、追回被盗车辆12辆,抓获犯罪嫌疑人5人。借助“天网”建设,推进“雪亮工程”。梁王坝社区辖区及周边建有高清视频监控11路,公安机关利用视频破案占总破案数的80%以上,大大提升了打击防范违法犯罪工作效率。
近年来,梁王坝社区通过抓实抓细抓落地社区治理工作,推动扫黑除恶、疫情防控、“三资”清理、环境整治、乡村振兴等各项工作步入法治化、专业化、科学化轨道,广大人民群众对共建共治共享平安社区主观上更加认可、行动上更加积极,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呈现出一幅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繁荣景象。